您的位置:首頁到了預產期還沒動靜怎麼辦
問題 【婦產科】 【歸檔】 15年10月05日

到了預產期還沒動靜怎麼辦

問題描述 到了預產期還沒動靜怎麼辦?本來即將臨盆的媽媽就會在心理上很緊張,如果預產期到了還沒生,可能就更擔憂甚至焦慮了。如果預產期到了還沒生怎麼辦?
網友回答
2015年10月05日 13:05

如果到了預產期還沒有動靜,准媽媽就要加強運動。直立運動能促使胎兒入盆,同時還能鍛煉盆底肌肉,增加產力。不過,出去運動的時候需要找個“保鏢”,以防突然有“緊急情況”。散步是孕晚期最適宜的運動方式。散步可以呼吸新鮮空氣,在妊娠末期,散步可以幫助胎兒下降入盆,鬆弛骨盆韌帶,為分娩做準備。散步時應邊走動,邊按摩,邊和孩子交談,和他一起聆聽小鳥的歡唱,蟋蟀的喧嘩。產前體操在國外非常流行,體操不但可以促使胎頭入盆,而且可以增加骨盆底肌肉的韌性和彈性。如果運動也不能讓寶寶乖乖出來,那麼我們就可以採取藥物催生了。不過藥物催生前要接受一系列的檢查和監測,來評估胎兒狀況和胎盤功能,以做出決定。通過B超來檢查,如果胎盤成熟度已經達到三度,提示胎盤已老化,不能提供胎兒所需的氧氣與營養,應考慮藥物催生。在兩個垂直的超音波平面上,至少一個羊水腔直徑必須大於1公分以上,如果羊水量過少,要考慮終止妊娠。胎兒過大容易導致難產,或因產程延長而增加胎兒窘迫發生的機會。如果利用彩超可以測量臍帶血流速率,反應血流阻力的大小。正常的懷孕,隨著周數增加而阻力減少,但是如果合併胎兒生長遲滯或胎盤功能不良,則會呈現不正常的變化。此時,就要考慮藥物催生。

2015年10月05日 13:05

在預產期前後兩周內分娩,都屬正常。如在懷孕24~36周間出生則視為早產(早期產),而比預產期延遲者,即在第42周以後出生的情形,則為逾期產(過期產)。如果孕婦已經過了預產期,還沒出現分娩徵兆,必須注意繼續進行產檢,並把孕早期的檢查(如B超、驗血、妊娠試驗等)結果及胎動出現的時間、結果告訴醫生,讓醫生給你再次核對孕周。 不要過於緊張,即使孕周準確,預產期後兩周內分娩對母嬰的影響也不大,但要注意胎動情況。胎動監護是妊娠晚期最好的自我監護手段,能反應宮內胎兒生存狀況,一旦胎動每小時少於3次或在12小時內少於20次或胎動減弱,則需馬上到醫院作進一步檢查,醫生會根據情況決定分娩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