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髖關節發育延遲
應該是先天性的髖關節脫位.小兒髖關節脫位,又稱先天性髖關節脫位,出生時就已形成.主要原因是母親在懷孕2~3個月時,正逢胎兒髖關節形成時期,因孕媽媽的感冒,發燒或其他疾病導致胎兒生長停頓了一下,關節未正常發育,就出現了脫位.該病男女比例約為1:5,女孩兒出生時,年輕的爸爸媽媽必須注意檢查一下.有一個簡單的檢查方法:寶寶躺著,將她的雙髖朝兩邊展開(膝蓋呈直角,大腿與身體垂直).如果寶寶的雙腿硬硬的,不能展開,基本可肯定是此病;如果寶寶兩條大腿的條紋不對稱,腿有長短,也往往是此病.但由於有些輕度脫位,半脫位的很難靠手法檢查確診,而且寶寶腿上脂肪多,腿的長短也較難明確.因此,6個月以下的嬰兒可做超聲波檢查確診.要注意的是,由於6個月以內的嬰兒骨骼未鈣化,骨化中心尚未出現,拍X光片只有一片空白,因此不要讓寶寶白白遭受X光的傷害.10個月以上的寶寶可用X光確診.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非常重要.3~6個月的寶寶診斷明確後,可用專用吊帶固定,3個月後95%以上可治癒,這種治療方法不損傷關節,併發症少.1歲左右,開始走路的寶寶,則需要先將脫位的關節整複,然後上3個月的蛙式石膏,再用蛙式支架固定9~12個月,才能恢復正常.2歲以上的孩子則要動手術,再上石膏.4~7歲的孩子必須通過手術才能痊癒.做同樣的手術,寶寶年齡越小,效果越好;年齡越大,手術創傷越大且效果越差.
該病依髖關節問題程度的不同分成三種,一為單純的髖關節發育不良,二為髖關節發育不良合併半脫位,三為髖關節發育不良合併脫位.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的患兒出生後多會出現髖關節脫位的現象,多見雙下肢不等長,臀部,大腿皮膚皺褶兩側不對稱,正常膝外側面不可觸及床面,如不及時治療可引起患兒脫位,關節僵硬,關節運動受限等發生,嚴重的甚至可引起股骨頭缺血壞死;同時據臨床統計,該病治療效果的好壞與年齡有密切關係,年齡越小,方法越簡單,療效越好,故早期治療是提高治癒品質的關鍵, 而這卻依賴於早期的診斷和發現.隨著醫學的發展,早期診斷的“早”已不再是停留于家長發現孩子雙腿的異常,而是把“早”提前到嬰兒出生後短期內.據臨床發現,一般通過家長肉眼發現或是小孩到了學行期表現出異常而再到醫院檢查的情況多表現為髖關節已脫位,已經相當嚴重,治療難度較大.如果能在嬰兒出生後的發育初期及早發現並治療,則能大大降低幼童後天學行期間肢體發育畸形的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