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急性脊髓炎有什麼中醫治療方法
問題 【神經內科】 【歸檔】 09年07月25日

急性脊髓炎有什麼中醫治療方法

問題描述 從確診得急性脊髓炎到現在已經3年了,一直有接受治療,可是病情沒有好轉,而且還有惡化的樣子我們想請問改為中醫治療會不會比較好?有什麼中醫治療方法嗎?這個病能不能治癒的呢?
網友回答
2009年07月26日 13:11

可以採用中醫針灸療法,對你的病情有一定的作用

2009年07月26日 11:07

你發病已經3年了,藥物治療沒有多大的意義了,建議針灸,理療,按摩,及加強肢體功能鍛煉治療。

2009年07月26日 10:23

發病三年病懷情還有惡化,說明是不單純的脊髓炎,若者是脊髓炎遲發缺血性病理改變導致受累脊髓變性繼發病情加重。因對病情瞭解不夠,需要對你所有的檢查資料會診分析,才能為你的病情定性,最後議定治療方案治療才能控病繼發獲得早日康復。需指導再次聯繫。

2009年07月25日 20:25

電針 (一)取穴 主穴:病灶上、下椎間隙,第2腰椎以下椎間隙、骶管。 (二)治法 每次選擇兩穴。以毫針刺入,緩緩進針至蛛網膜下腔(切忌過度深刺和亂搗亂插,以免傷及脊髓),接通電針儀,徐徐調節至適當強度。輸出的脈衝電流要穩定,防止突然增強,引起不良反應。刺激時間15~20分鐘,據症情而定,每日1次,15次為一療程。電針儀輸出線兩極,宜接脊柱旁同側穴,防止電流回路經過心臟。有嚴重心臟病者禁用或慎用。亦可在電針後,關元穴隔鹽灸,連灸5壯,亦為每日1次。 (三)療效評價 在常規中西藥物治療基礎上,單用電針治療28例,基本痊癒50%,顯效21.43%[5]。電針加灸治療7例,痊癒4例,有效3例,總有效率達100%。 針灸 (一)取穴 主穴:分2組。1、腎俞、大腸俞、次 、環跳、秩邊;2/關元、中極、氣沖、足三裡、陽陵泉、太溪。 (二)治法 先取第一組穴,均深刺用大幅度提插結合撚轉手法,予以強刺激,反復運針1分鐘後留針;繼取第二組穴,以快速提插撚轉之法,刺激宜弱,留針。然後,置艾炷(用艾條截成一寸長之小段)於針柄上點燃,使溫熱直透俞穴深部。二組都留針15~20分鐘。每週治療兩次。 (三)療效評價 療效標準:痊癒:患者能不用依靠,行走如常人;好轉:患者能走,但有時尚需依靠拐杖。 以上法治療8例,均經用常規法體溫基本正常的患者(發病15~30天),痊癒5例,好轉3例[3]。 1.肺熱傷津 (1)治法:清肺潤燥生津 (2)方劑:清燥救肺東加減。 (3)組成:人參10g,麥冬12g,杏仁12g,麻仁12g,生石膏30g,桑葉12g,沙參20g。 (4)備選方:①桑杏東加減:桑葉12g,杏仁12g,沙參12g,象貝母12g,香豆豉10g,梔子皮12g,梨皮10g。②沙參麥門冬東加減:沙參12g,玉竹12g,麥門冬12g,桑葉12g,天花粉10g,生扁豆15g,甘草5g。 (5)加減:咽幹口渴者,加天花粉20g、蘆根20g、石斛15g;高熱汗多者,加知母10g、連翹10g、金銀花20g;身痛肢麻者,加川芎10g、牛膝15g。 (6)臨證事宜:本病初期熱邪較盛,表現為高熱不退,治療當以清熱為主,養陰為輔,熱退後病機重在傷陰,治療則應以養陰為主,清熱為輔。 2.濕熱浸淫 (1)治法:清熱利濕,通利筋脈。 (2)方劑:加味二妙散加減。 (3)組成:黃柏12g,蒼術12g,防己12g,萆薢12g,木通10g,薏苡仁15g,木瓜15g,牛膝15g。 (4)備選方:①清燥東加減:黃連6g,黃柏10g,當歸12g,生地黃12g,豬苓12g,澤瀉12g,蒼術12g,茯苓12g,生黃芪30g,黨參12g,懷牛膝12g,赤芍12g,紅花10g,炒白術12g,麥冬12g。②四妙丸加味:炒黃柏12g,蒼術12g,川牛膝12g,薏苡仁30g,雞血藤20g,防己10g,木瓜10g。 (5)加減:肌肉疼痛加乳香6g、沒藥6g;發熱加梔子10g、板藍根20g;胸脘痞悶,四肢腫脹者,加厚樸10g、茯苓20g、澤瀉20g;口幹心煩者加生地黃20g、麥冬15g。 (6)臨證事宜:本證病人不可急於填補,以免助濕生熱,濕熱傷陰者,要慎用辛溫苦燥之品,同時可兼用養陰清熱之法。 3.脾胃虧虛 (1)治法:補益脾胃。 (2)方劑:參苓白術散加減。 (3)組成:黨參12g,白術12g,山藥12g,扁豆15g,茯苓15g,薏苡仁15g,蓮子肉15g,陳皮10g,砂仁5g,桔梗8g。 (4)備選方:補中益氣東加減。黃芪20g,炙甘草5g,黨參15g,當歸10g,陳皮6g,白術10g,升麻6g,柴胡6g。 (5)加減:若病久體虛,重用參芪,加枸杞子15g、龍眼肉15g;若動則氣喘,四肢不溫,加熟附子12g、肉桂3g、核桃肉15g;若肢痿不收,加木瓜10g、威靈仙12g;若心悸怔忡,加柏子仁10g、酸棗仁15g。 (6)臨證事宜:脾胃虧虛易導致運化失常,飲食積滯,痰濕內停,氣血不足,故應酌情配合消食導滯、祛濕化痰、益氣養血的藥物。 4.肝腎虧虛 (1)治法:補益肝腎,強筋壯骨。 (2)方劑:虎潛丸加減。 (3)組成:龜甲30g,知母15g,熟地黃15g,白芍15g,狗骨10g,鎖陽10g,乾薑6g,陳皮l0g。 (4)備選方:左歸丸加減。熟地黃20g,山藥20g,山茱萸15g,菟絲子15g,枸杞子15g,川牛膝15g,鹿角膠l0g(烊化),龜甲膠10g(烊化)。 (5)加減:若久病陰陽俱虛,可加仙靈脾15g、補骨脂15g、巴戟天12g;若肌枯肢痿,加川芎10g、鱉甲1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