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克林黴素注射液雙黃連注射液配伍
問題 【皮膚性病科】 【歸檔】 15年10月31日

克林黴素注射液雙黃連注射液配伍

問題描述 雙黃連注射液和克林黴素和利巴韋林能否配伍應用,想知道克林黴素注 瞭解更多射液雙黃連注射液配伍
網友回答
2015年10月31日 20:58

克林黴素注射液雙黃連注射液配伍只要不加到一個瓶子裡面輸應該沒什麼大問題,不過還是少用雙黃連這一類清熱解毒中藥注射劑,究竟有多大效果不好說,其過敏反應致死的報導屢見不鮮。

2015年10月31日 20:58

克林黴素注射液雙黃連注射液配伍問題分析:您好,結合您情況是克林黴素導致的這種情況,克林黴素具有神經肌肉的阻滯的作用和誘發冠心病的作用。意見建議:建議您停用克林黴素,積極給予營養心肌、補充能量代謝的藥物進行治療。

2015年10月31日 20:58

克林黴素注射液雙黃連注射液配伍中藥注射劑與其它藥物的配伍變化 近年來隨著國內中藥新劑型類新藥的不斷問世,中藥注射劑與其它藥物配伍聯合用藥越來越多的出現在臨床常用的治療方案中,在對配伍後藥物穩定性等問題的研究中發現,有不少藥物混合後理化性質發生變化,不宜配伍使用,筆者收集了近年來發表的相關文獻資料並加以整理,綜述如下。 1 雙黃連注射液 雙黃連注射液是由金銀花、黃芩、連翹等製成的一種中藥製劑,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推薦的急症必備藥物之一,常用於治療肺炎、上呼吸道感染等多種疾病,並常將其與其他藥物配伍使用。 1.1 不宜配伍的藥物 有些藥物與雙黃連注射液配伍會產生沉澱、顏色變深、紫外吸收值降低、有效成分含量下降等現象,故不宜配伍應用。 1.1.1 產生沉澱 硫酸慶大黴素注射液、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分別加到含雙黃連注射液的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鈉注射液中即出現棕黑色沉澱[1];雙黃連與諾氟沙星、環丙沙星、氧氟沙星配伍後也有沉澱生成[2];雙黃連注射液在輸液中與卡那黴素、鏈黴素按常規劑量配伍立即出現沉澱;和乳糖酸紅黴素配伍與濃度有關,濃度低於0.6g/500 mL(5%葡萄糖)時不產生沉澱,如按臨床常用日劑量1.2g時配伍即產生沉澱,使用時應注意[3]。 1.1.2 顏色發生變化[1] 注射用氨苄青黴素鈉加到含雙黃連注射液的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鈉注射液中,混合液顏色變深(為紫紅色),可能是因為氨苄青黴素鈉鹼性較強所致,兩者不宜配伍用。 1.1.3 有效成分含量下降 維生素C、氫化可的松與雙黃連配伍後,紫外吸收值大幅度降低,提示發生化學變化,不宜配伍[2];雙黃連粉劑與複方葡萄糖注射液(成分為葡萄糖、氯化鈉、氯化鉀)配伍後,黃芩苷、連翹苷含量明顯降低[5]。 1.2 可以配伍的藥物 1.2.1 常用輸液 雙黃連粉針與常用輸液[注]A、B、C、D配伍,含量、外觀、pH值無明顯變化,可以配伍[5]。 1.2.2 頭孢菌素類 將雙黃連注射液加到5%葡萄糖注射液中,再分別與先鋒美他醇、先鋒必素、先鋒黴素Ⅵ、頭孢唑啉鈉配伍,後四種抗生素的效價無顯著變化,配伍後的pH值除先鋒必素偏酸外,其它均無顯著變化[6]。 1.2.3 常用急救西藥 注射用雙黃連粉針在大輸液中與尼可刹米、山梗菜堿、阿拉明、速尿、多巴胺、西地蘭及毒毛K等按常規劑量配伍後,在0~5 h內無理化配伍禁忌現象,其藥液是穩定的,可以配伍應用[7]。 1.2.4 其它 鹽酸林可黴素、三氮唑核苷、青黴素G鈉等加到含60 mL雙黃連注射液的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鈉注射液中,在3 h內外觀性狀、pH值未見明顯改變[1]。苯唑青黴素、輔酶A、維生素B6與雙黃連注射液配伍後,藥液澄明,276、318 nm處吸收變化不顯著,提示至少在4 h內可以配伍;雙黃連與ATP、甲硝唑配伍後藥液澄明,但276、318 nm處紫外吸收值增加幅度較大,可能與ATP、甲硝唑兩者本身也有紫外吸收有關,故可判斷為能夠配伍[2]。雙黃連粉針在10%GS中與VitC配伍穩定[8]。與地塞米松配伍後,在8h內無理化配伍禁忌現象,藥液穩定[3]。

2015年10月31日 20:58

克林黴素注射液雙黃連注射液配伍複方丹參注射液 由丹參與降香制得。主要成分有酚酸類化合物、原兒茶醛、原兒茶酚及降香揮發油。臨床上主要用於心腦血管疾病的治療。錢毓洲等[9]認為複方丹參注射液中含丹參素等酚酸類化合物,在酸性介質中易生成沉澱,應避免與pH值較低的注射液混合使用。實驗表明,當它分別與心得安注射液、胃複安注射液、維生素B1注射液、維生素B6注射液、硫酸卡那黴素注射液、硫酸小諾梅素注射液、硫酸慶大黴素注射液混合時均產生混濁,不宜配伍。張平[10]發現複方丹參注射液在5%葡萄糖中與環丙沙星接續靜脈輸入時,輸液管內出現棕色絮狀沉澱,臨床上如需要聯合用藥,可在兩種輸液之間加一組其他液體。 3 清開靈注射液 主要由黃芩和金銀花等製成,主要成分為黃芩苷和氯原酸,是臨床上應用較多的解熱、抗炎中藥製劑。一般情況下與常用輸液A、B、C、D、E配伍是穩定的,無明顯的配伍禁忌[11]。由於清開靈注射液中含膽酸和黃酮類化合物,在酸性環境中易產生沉澱。解靜萍等[12]將清開靈注射液分別與硫酸卡那黴素、維生素B6注射液混合後即出現混濁;與青黴素、鹽酸林可黴素、維生素C 注射液混合後放置8 h,pH有逐漸下降的趨勢,276 nm處的吸收度在配伍後2 h, 即有程度不等的下降,提示有效成分含量有所下降,不宜配伍。牛親桃[13]發現清開靈注射液分別與諾氟沙星、葡萄糖酸鈣注射液混合時出現渾濁,不宜配伍。

2015年10月31日 20:58

克林黴素注射液雙黃連注射液配伍刺五加注射液[14] 由刺五加製成的滅菌水溶液,主要成分為總黃酮,臨床用於治療缺血性心腦血管病。將刺五加注射液與常用輸液A、C、H、I分別混合稀釋後,再按臨床劑量分別加入腹蛇抗栓酶、輔酶A、α蛋白酶、細胞色素C、三磷酸腺苷、胞二磷膽鹼鈉、複方丹參注射液、潘生丁注射液、維腦路通注射液、異博定注射液、維生素C注射液、氯化鉀注射液、地塞米松磷酸鈉、維生素B6等14種藥物,結果發現除本品與潘生丁注射液和異博定注射液的混合液中出現混濁、沉澱外,其餘配伍則無明顯變化。 5 茵梔黃注射液[15] 是由茵陳、梔子提取物與黃芩苷組成的中藥注射液,臨床主要用於急慢性、遷移性肝炎。本品分別與0.9%氯化鈉注射液、10%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配伍,結果黃芩苷含量下降、溶液pH降低、顏色逐步加深,不宜配伍應用。 6 穿琥寧注射液 是從穿心蓮葉中提取的穿心蓮內酯經化學半合成的廣譜抗病毒藥物,化學成分為脫水穿心蓮內酯琥珀酸半酯單鉀鹽。穿琥寧注射液可與6種常用輸液A、B、C、D、F、J配伍[16];與VitC、VitB6、ATP、輔酶A、胞二磷膽鹼鈉、氨茶鹼、氫化考的松、地塞米松、三氮唑核苷、阿昔洛韋、雙黃連、青黴素鈉、氨苄西林鈉、紅黴素、頭孢唑啉鈉、頭孢呱酮鈉、頭孢曲松鈉、頭孢呋辛鈉、甲硝唑、替硝唑配伍後,外觀顏色、澄明度、pH、251 nm處的吸收度等均無變化,說明配伍液是穩定的,臨床配伍使用是可行的[17]。穿琥寧注射液與鹽酸6542、酚磺乙胺、克林黴素磷酸酯、呱拉西林鈉、頭孢拉定、頭孢噻肟鈉配伍後基本無變化,臨床可以配伍應用[18]。穿琥寧注射液與慶大黴素、丁氨卡那黴素、環丙沙星、氧氟沙星配伍產生沉澱,不宜配伍[17]。陳雅珠等[18]研究發現,穿琥寧注射液與硫酸阿米卡星、硫酸西索米星、硫酸妥布黴素這些酸性較強的氨基糖苷類抗生素配伍後有沉澱生成,不宜配伍,且不宜交叉使用同一針頭,穿琥寧注射液與阿莫西林維酸鉀配伍後4 h,吸收度降低9.1%,說明兩藥配伍不穩定,臨床應減少配伍或在配伍後2 h內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