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搏病人
應該做的主要檢查有:1、24小時動態心電圖監測:又稱為llolter監測。即跟蹤24小時心電圖,觀察早搏的數量、性質、與活動和睡眠關係等,以瞭解早搏的特點、規律、影響生活的情況等。2、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簡稱心臟彩超。是觀察心臟結構、功能的主要檢測方法。可以明確診斷有否風濕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心肌病、心包疾病、心臟腫瘤和大血管病變。也可以協助診斷冠心病、高血壓性心臟病、肺心病、甲亢性心臟病等。3、活動平板運動試驗:簡稱平板運動試驗。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計算出具體的運動量,在平板儀上運動,觀察運動過程中早搏發生的情況,以判明早搏與運動的關係。一般來說,運動中早搏增加,病理性的意義比較大;如果運動中早搏減少,則危害性較小,病理性意義小。同時運動試驗還可以觀察心臟的供血情況,協助診斷冠心病。4、甲狀腺功能檢查:如游離T3、T4、TG、TM、TSH,甲狀腺同位素掃描,甲狀腺B超等。因為有些早搏與甲狀腺疾病有關,如甲亢、甲減等。 5、血生化檢查:主要是心肌酶學和肌鈣蛋白1的測定,觀察有否存在心肌損傷。如果有異常,則有較大的臨床意義,常提示早搏為病態的。
心臟在正常有規律的跳動過程中,突然出現提前的跳動,在醫學上稱為“過早搏動”,簡稱為“早搏”。根據早搏出現的部位不同,一般分為房性、房室交界性及室性早搏三種。其中以室性早搏為多見。患者是否有症狀或者症狀的輕重程度與早搏的頻發程度不直接相關。患者可以感到心悸,類似電梯快速升降的失重感或者代償間歇後有力的心臟搏動。早搏的危害:偶發性早搏或發生多年而無其它體征,亦無明顯症狀者,一般無危害,多與情緒激動、疲勞、飽餐、飲酒和吸煙過量等因素有關,不需特殊治療。若頻發早搏或呈多源性者,常是病理性的表現。見於動脈硬化、冠心病、風濕病、病毒性心肌炎以及某些藥物(如洋地黃、奎尼丁、銻劑等)的影響。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出現室性早搏,可發展成室性心動過速或室顫,應作緊急處理。二尖瓣病變出現房性早搏,易發展成房顫。另外,早搏合併有其它心臟異常體征或心電圖有其他異常變化者,多屬病理性,需儘快治療。飲食注意:清淡飲食為主,少食豆製品,儘量不吃辛辣及有刺激性的食物。因為這些食物,都有誘發頻繁早搏發生的可能。少喝濃茶或咖啡,因為這些飲料都可使心肌興奮性增高,也容易誘發早搏。服藥:一般認為若早搏次數不多、無自覺症狀者可不必用藥。若早搏次數>10次/分,有自覺症狀,或在心電圖上呈多源性者,則應予以治療。可選用普羅帕酮(心律平)口服,每次5~7mg/kg,每6~8小時1次。亦可服用β受體阻滯劑普萘洛爾(心得安)每日1mg/kg,分2~3次。室性早搏必要時可每日應用苯妥英鈉5~10mg/kg,分3次口服;胺碘酮5~10mg/kg,分3次口服;普魯卡因醯胺50mg/kg,分4次口服;或奎尼丁30mg/kg,分4~5次口服,後者可引起心室內傳導阻滯,需心電圖隨訪,在住院觀察下應用為妥。對洋地黃過量或血鉀症引起者,除應停用洋地黃外,尚應於氯化鉀口服或靜滴。頻繁早搏者仍應按醫囑要求,按時服藥。在服藥期間還應注意有無不良反應。如胺碘酮、維拉帕米等藥,可使心跳減慢,若每分鐘心跳在50次以下,就應及時停藥。另外如安搏律定對控制室性早搏效果顯著,但容易引起神經系統副反應,如頭暈、手指震顫、搖晃等症狀,嚴重的甚至發生癲癇樣大發作。定期檢查:在服用胺碘酮期間,應定期到醫院檢查心電圖,觀察Q-T間期有無明顯延長(正常為0.4秒),以免發生嚴重的室性心律失常。另外,在家庭康復期間,如果自己感到心悸頻繁、伴頭暈、胸悶等情況,應及時到醫院作進一步診斷與治療,以免在家中發生意外。預防:保持規律的生活及適當的體育鍛煉,不要過度熬夜,不要長時間看電視或長時間坐在電腦前;要戒煙及避免大量飲酒因為吸煙及飲酒是引起冠心病的主要誘發因素;保持情緒穩定要擺正工作生活和學習的關係情緒高度緊張及大起大落是引起功能性“早搏”的主要誘因;定期到醫院體檢一旦發現心悸漏跳等情況要及時到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