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請問腫瘤12項的檢查內容及原理?
問題 【傳染病科】 【歸檔】 10年03月08日

請問腫瘤12項的檢查內容及原理?

問題描述 患者性別:患者年齡:發病時間:主要表現:體檢內容,需要瞭解。醫生診斷及化驗結果:
網友回答
2015年10月23日 10:51

AFP:甲胎蛋白:甲胎蛋白是一種糖蛋白,英文縮寫AFP。正常情況下,這種蛋白主要來自胚胎的肝細胞,胎兒出生約兩周後甲胎蛋白從血液中消失,因此正常人血清中甲胎蛋白的含量尚不到20微克/升。但當肝細胞發生癌變時,卻又恢復了產生這種蛋白質的功能,而且隨著病情惡化它在血清中的含量會急劇增加,甲胎蛋白就成了診斷原發性肝癌的一個特異性臨床指標。 檢測甲胎蛋白的方法有好幾種,放射免疫法測得的甲胎蛋白大於500微克/升、且持續4周者,或甲胎蛋白在200~500微克/升、持續8周者,在排除其它引起甲胎蛋白增高的因素如急、慢性肝炎、肝炎後肝硬化、胚胎瘤、消化道癌症後,需再結合定位檢查,如B超、CT、磁共振(MRI)和肝血管造影等即可作出診斷。不過,正常懷孕的婦女、少數肝炎和肝硬化、生殖腺惡性腫瘤等情況下甲胎蛋白也會升高,但升高的幅度不如肝癌那樣高。肝硬化病人血清甲胎蛋白濃度多在25~200微克/升之間,一般在2個月內隨病情的好轉而下降,多數不會超過2個月;同時伴有轉氨酶升高,當轉氨酶下降後甲胎蛋白也隨之下降,血清甲胎蛋白濃度常與轉氨酶呈平行關係。如果甲胎蛋白濃度在 500 微克/升以上,雖有轉氨酶升高,但肝癌的可能性大,轉氨酶下降或穩定,而甲胎蛋白上升,也應高度懷疑肝癌。

2010年03月08日 14:59

(1) AFP:甲胎蛋白:(2)CEA:癌胚抗原(3)CA199:糖類抗原199(4)CA125:癌抗原125(5)CA153:腫瘤抗原153(6)CA50: 癌抗原50(7)CA242:糖類抗原242(8)β2—MG: β2—微球蛋白(9)Fe Pro: 血清鐵蛋白:(10)NSE: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11)HCG: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12)TNF:腫瘤壞死因數你指的是這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