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痿證的病因 [痿躄]
問題
【中醫科】
【歸檔】 15年03月06日
痿證的病因 [痿躄]
網友回答
痿證,中醫病症名。是指肢體痿弱無力,不能隨意運動的一類病證。病因有外感與內傷兩類。外感多由溫熱毒邪或濕熱浸淫,耗傷肺胃津液而成。內傷多為飲食或久病勞倦等因素,損及臟腑,導致脾胃虛弱、肝腎虧損。本病以虛為本,或虛實錯雜。臨床雖以肺熱津傷、濕熱浸淫、脾胃虛弱、肝腎虧損、瘀阻絡脈等證型常見,但各種證型之間常相互關聯。治療時要結合標本虛實傳變,扶正主要是調養臟腑,補益氣血陰陽,祛邪重在清利濕熱與溫熱毒邪。在治療過程中還要兼顧運行氣血,以通利經脈,濡養筋脈。
痿證是肢體筋脈弛緩,軟弱無力,不能隨意運動或伴有肌肉萎縮的一種病證。臨床以下肢痿弱較為常見,亦稱“痿躄”。“痿”是指機體痿弱不用,“躄”是指下肢軟弱無力,不能步履之意。1.感受溫毒溫熱毒邪內侵,或病後餘邪未盡,低熱不解,或溫病高熱持續不退,皆令內熱燔灼,傷津耗氣,肺熱葉焦,津傷失布,不能潤澤五臟,五體失養而痿弱不用。2.濕熱侵淫久處濕地或涉水淋雨,感受外來濕邪,濕熱侵淫經脈,營衛運行受阻,或鬱遏生熱,或痰熱內停,蘊濕積熱,就、侵淫筋脈,氣血運行不暢,致筋脈失於濡養而致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