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手足癬症狀圖片
問題 【皮膚性病科】 【歸檔】 15年02月28日

手足癬症狀圖片

問題描述 醫生您好,我現在在上大學,最近天氣很潮濕,我的腳上和手上出現了很多水泡,很癢,在晚上睡覺的時候都能把我癢醒了,搞得我非常的難受,對比了手足癬症狀圖片,我好像是這個病,想請問一下我該怎麼辦呢?
網友回答
2015年05月15日 10:32

水泡型手足癬多發病於手掌或者是腳部的邊緣,症狀為一群小水泡,水泡會慢慢的融合形成很大的水泡,瘙癢難忍,水泡乾涸後,出現脫屑現象,也會有糜爛面,糜爛型手足癬,多發病于患者的腳趾之間,腳趾之間比較潮濕,真菌很容易在此處生存,導致發病,腳趾之間出現浸漬發白,去除表皮後會出現糜爛面,瘙癢難忍,伴有惡臭。角化型手足癬多發病于患者的腳跟部,由於皮膚的角度過度而來的,損害為對稱分佈,這個類型的疾病主要在冬季比較常見,很容易破裂,手足癬如比較果嚴重,可能會導皮膚的不適,也很容易導致其他疾病的發病,比如丹毒或者是蜂窩組織炎等全身性的疾病,患者要注意手足癬的傳染性。

2015年04月02日 10:28

1、丘疹:是指高出皮面,有米粒大小隆起的小疙瘩,位於表皮和真皮淺層之間。 2、紅斑:其形狀有圓形、環形、圖環形、半環形等。顏色有深有淺;可以一個一個的發生,也可為多發性,在一個區域內發生多個;有的患處連成一片。 3、鱗屑:是脫落的角質層細胞,多為白色或灰白色,分為鱗片、核狀、等,用手搔癢,可隨之脫落。 4、浸漬:是指用處皮膚長時間處於潮濕狀態,使皮膚變軟、發白、起皺,經摩擦可破裂或脫落,多發生於手足趾縫等處。 5、糜爛:水皰、膿皰壁受浸漬脫落後,可見基底處鮮紅的肉芽組織,創面潮濕,稱為糜爛。與潰瘍的區別是愈後不留疤痕。 6、水皰:皮損在角質層下,患處呈空隙性損害,內含液體.表面隆起,有米粒大小,可敬在發生,亦可同時發生多個水疤,並可融合成大水皰。 7、膿皰:多為水皰感染後繼發麵來,內含膿液。損害周圍有紅暈。 8、痂:為皮損處的液體、膿液、血液與脫落的鱗屑及細菌乾燥凝結而成。根據創面大小,所結的痂,可有大小,有薄有厚,並與皮膚黏連在一起。 9、皸裂:皸裂發生於角質層較厚的患處,為順皮紋方向,呈條溝狀裂隙。多發於手指、手掌、足跟、足蹠處。較重者可出血,一般均有疼痛。患角化型手足癬者,常於冬春季發生皸裂。

2015年02月28日 11:07

1.鱗屑水皰型最常見,常於趾間,足蹠及其側緣反復出現針頭大小丘皰疹及皰疹,聚集或散在,壁厚發亮,有不同程度炎性反應和瘙癢,皰幹後脫屑,呈小的領圈狀或大片形,不斷脫落,不斷發生,病情穩定時,常以脫屑表現為主。 2.浸漬糜爛型常見於第四,第五趾間,角質層浸漬,發白,鬆軟,剝脫露出紅色糜爛面或蜂窩狀基底,可有少許滲液,本型易繼發感染,併發急性淋巴管炎,淋巴結炎和丹毒等。 3.角化過度型常見於足根,足蹠及其側緣,角質層增厚,粗糙,脫屑,乾燥,自覺症狀輕微,每到冬季,易發生皸裂,本型常發生於病期較長,年齡較長患者。 手癬常見於角化過度型足癬患者,多表現為非炎症性,且為單側(兩足一手綜合征)。手掌和手指有彌漫角化過度。也可有表皮剝脫、水皰和丘疹。 手足癬是很容易傳染的皮膚疾病,希望你看到以上的症狀後,能夠及時的預防手足癬,治療手足癬。

2015年02月28日 11:07

手足癬是發生於掌,蹠與指,趾間皮膚的淺部真菌感染.致病菌主要有紅色毛癬菌,須癬毛癬菌和絮狀表皮癬菌.症狀為腳趾間起水皰,脫皮或皮膚發白濕軟,也可能是糜爛或皮膚增厚,粗糙,開裂,可蔓延至腳底及腳背邊緣,劇癢,由於用手抓癢處,常傳染至手而發生手癬(鵝掌風);真菌在指(趾)甲上生長,則成甲癬(灰指甲).真菌喜愛潮濕溫暖的環境,夏季天熱多汗,穿膠鞋,尼龍襪者更是為真菌提供的了溫床;冬季病情多好轉,表現為皮膚開裂.這是一種接觸傳染病,會因共用面盆,腳盆,腳巾,手巾,,拖鞋及澡盆而迅速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