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濕症狀
醫學認為,脾胃功能的強弱,直接關係到人體生命的盛衰。脾胃功能好,則人體營養充足,氣血旺盛,體格健壯;脾胃虛弱,則人體所需營養不足,身體羸弱,疾病叢生,影響健康和長壽。下面有常見六種胃的問題,不妨對照一下自己的情況。 症狀:一覺醒來,突然感到頭昏腦漲,身體發熱,胃腹部冷痛、脹氣,還伴有噁心想嘔吐的感覺。 專家診斷:這種症狀大多屬於脾濕外感型脾胃疾病。可用平胃散加杏仁、葛根、藿香、桂枝、羌活、防風等辛散祛風和胃的良品,一同服用。此外,還可以將它們與瘦肉或牛肉共煮,不但味道鮮美,也是時令補品。 生活建議:1.叩齒法。牙齒功能對人的健康影響很大,要健脾胃必須保護好牙齒。叩齒法非常簡單實用:你只需摒除雜念,全身放鬆,口唇輕閉,然後上下牙齒有節律地互相輕輕叩擊36次即可。 2.自我按摩操。每天晚餐1小時後,一套簡單的自我按摩操能有效幫你緩解難受。首先坐下,雙手握腳板,將雙腳收至腹部前方。維持這個姿勢慢慢後躺。腹部用力,雙手盡可能緊握腳板,背部往前後方向滾動。要注意:適可而止,小心頸部扭傷。 症狀2:總是突然感覺胃部疼痛,同時還伴有口幹、食欲不佳、小便色黃、大便不暢等症狀。 專家診斷:這種症狀屬脾胃濕熱型脾胃疾病。現代人往往缺少運動,容易產生內濕。空調溫度開得太低,平時也不注意保暖,便會導致寒濕交加。 脾胃濕熱症的治療應用冬瓜皮,使濕祛熱清,脾胃安和。如果你喜歡喝粥,則可以將冬瓜皮剁碎後與米粥同煮,每天早晚食用。 生活建議:1.飯後摩腹散步,散步時搓熱兩手,按摩上下腹部,此法若能長期堅持,對調整脾胃功能,促進食物的消化吸收,防治消化不良和慢性胃腸疾病大有益處。 生活建議:1.印度調理法:意念呼吸。意念呼吸是配合自然呼吸、腹式呼吸、“籲”字呼吸等功法進行的。在調理脾胃的呼吸功法中,意念部位主要有臍中、丹田、足三裡等穴位。 具體方法是:取舒適體位。兩手搓熱後疊放于腹部,意念部位主要有臍中、丹田、足三裡等穴位,以鼻吸氣而以口呼氣,呼氣時發出輕聲“籲”字音,但聲音不宜過大。每日練習2-3次,每次練習根據自身需要,大約10-30分鐘即可。 2.自我按摩操:餐後1小時做3次。 雙腳打開一大步,兩倍於肩寬,腳尖朝前,雙手扶膝微蹲馬步。上半身保持挺直,彎膝蹲更深的馬步,注意膝蓋不超過腳尖,保持10秒後恢復。身體上下起伏數次。 作用:可鞏固下盤,強化下半身肌力,往下蹲時可促進胃蠕動。 生活建議:1.咽唾:你可別小看咽唾液這件事。唾液,古稱“金津玉液”,認為口中津液充盈,是健康長壽的保證,喜歡吐吐沫的人通常身體虛弱。所以,晨起漱口之後,凝神閉口,用舌在口腔中四下攪動,不拘次數,以津液滿口為度,再分次緩緩咽下。 2.自我按摩操,每天午餐和晚餐1小時後做1次。 仰臥,手臂側平舉,手心向下貼在地板上。吸氣,抬左腿呈直角。呼氣,左腿側向右邊貼地,肩不動平穩,保持5-10秒。吸氣,抬起左腿呈直角,呼氣放回原位,另一條腿重複該組動作。 症狀5:總在外面應酬,連自己都感覺身體虛弱得厲害,和朋友打球沒幾分鐘就氣喘吁吁。朋友們都說自己的眼神兒有點兒呆滯,面色白得沒有血色了。偶爾胃痛時使勁按壓一會兒就好。 專家診斷:這種症狀屬於脾胃虛弱型脾胃疾病,飲食不節,脾胃受損,若伴有陽虛者可出現胃脘部疼痛。 生活建議:1.堅持體育運動。 2.注意飲食,夜餐時間較晚,持續時間較長,對身體危害甚大。 症狀6:胃部隱隱作痛時總有脹悶感,一咳嗽就出痰,胸部像堵著什麼東西似的不舒服,舌苔呈現淡紅色。 專家診斷:這種症狀屬於脾虛挾濕型脾胃疾病,平時不注意保暖,加上缺少運動和心情不佳等情況,就容易出現上述症狀。 生活建議:1.中醫針灸按摩:針灸在調理脾胃方面有其明顯的優勢,經絡與臟腑的關係密切,通過疏通經絡,調理臟腑功能,平衡陰陽,可達到調理的目的。建議每週到專門醫院或門診進行三次針灸按摩治療。 2.自我按摩操:坐在椅子上,雙手交疊貼腹。吸氣,挺胸,直背,用力往前挺出上半身,使肚子挺出一個幅度,身體微微後仰。然後吐氣,縮胸,彎腰,雙手用力往腹部壓。 作用:配合腹肌收縮可按摩腹內脾胃,促進脾胃功能,同時也可以往上下左右按摩腹部,亦可站著做相信這些方法中總有你需要的。
脾濕可分為寒濕和濕熱.其中寒濕困脾是指寒濕內盛,困阻脾陽脾失溫運,以納呆,腹脹,便溏,身重為主要表現的寒濕證候.其臨床表現為脘腹脹滿,口膩納呆,欲嘔,口淡不渴,腹痛便溏,頭身困重,或小便短少,肢體腫脹,或身目發黃,面色晦暗,或婦女白帶量多,舌體淡胖,舌苔白滑或白膩,脈濡緩或沉細 而濕熱蘊脾是指濕熱內蘊,脾濕健運,以腹脹,納呆,發熱,身重,便溏不爽為主要表現的濕熱證.其臨床表現為脘腹脹悶,噁心欲嘔,口中粘膩,口渴不多飲,便溏不爽,小便短黃,肢體困重,或身熱不揚汗出熱不解,面目發黃色鮮明,或皮膚發癢,舌紅,苔黃膩,脈濡數或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