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總膽紅素高是什麼原因?
問題 【傳染病科】 【歸檔】 15年08月13日

總膽紅素高是什麼原因?

問題描述 單位每年一次體查,我別的都正常,只是有一個總膽紅素高,32.0多吧.我不知道總膽紅素高是什麼原因??有事兒嘛?
網友回答
2015年08月13日 22:33

總膽紅素高是什麼原因?人的紅細胞的壽命一般為120天。紅細胞死亡後變成間接膽紅素(I-Bil),經肝臟轉化為直接膽紅素(D-Bil),組成膽汁,排入膽道,最後經大便排出。間接膽紅素與直接膽紅素之和就是總膽紅素(T-Bil)。上述的任何一個環節出現障礙,均可使人發生黃疸。如果紅細胞破壞過多,產生的間接膽紅素過多,肝臟不能完全把它轉化為直接膽紅素,可以發生溶血性黃疸;當肝細胞發生病變時,或者因膽紅素不能正常地轉化成膽汁,或者因肝細胞腫脹,使肝內的膽管受壓,排泄膽汁受阻,使血中的膽紅素升高,這時就發生了肝細胞性黃疸;一旦肝外的膽道系統發生腫瘤或出現結石,將膽道阻塞,膽汁不能順利排泄,而發生阻塞性黃疸。肝炎患者的黃疸一般為肝細胞性黃疸,也就是說直接膽紅素與間接膽紅素均升高,而淤膽型肝炎的患者以直接膽紅素升高為主。 總膽紅素的正常值為1.71-17.1μmol/L(1-10mg/L),直接膽紅素的正常值為1.71-7μmol/L(1-4mg/L)。 肝炎時為什麼會發生黃疸? 在膽紅素(膽汁成分)的代謝過程中,肝細胞承擔著重要任務。首先是衰老紅細胞分解形成的間接膽紅素隨血液迴圈運到肝細胞表面時,肝細胞膜微絨毛將其攝取,進入肝細胞內,與Y、Z蛋白固定結合後送至光面內質網中,靠其中葡萄醛酸基移換酶的催化作用,使間接膽紅素與葡萄糖醛酸結合成直接膽紅素(色素I、II混合物);在內質網、高爾基氏體、溶酶體等參與下直接膽紅素排泄到毛細膽管中去。可見肝細胞具有攝取、結合、排泄膽紅素的功能。 當患肝炎時,肝細胞成為各種病毒侵襲的靶子和複製繁殖的基地,在機體免疫的參與下,肝臟大量細胞功能減退,受損壞死,致部分直接、間接膽紅素返流入血。血液中增高的膽紅素( 34.2umol/L)把眼鞏膜和全身皮膚染黃,形成黃疸。以上即為針對總膽紅素高是什麼原因?這個問題所做的回答,希望可以給到您幫助,同時希望您有需要的話,還是得到醫院諮詢專業醫生。以上僅供參考。

2015年08月13日 22:32

總膽紅素高是什麼原因?有黃疸就是肝炎嗎? 有黃疸不一定就是肝炎。因為: (1)某些原因(先天性代謝酶和紅細胞遺傳性缺陷)以及理化、生物及免疫因素所致的體內紅細胞破壞過多,貧血、溶血,使血內間接膽紅素過剩,造成肝前性黃疸。 (2)由於結石和肝、膽、胰腫瘤以及炎症,致使膽道梗阻,膽汁不能排入小腸,就可造成肝後性黃疸。 (3)新生兒降生不久可因紅細胞大量破壞,而肝臟酶系統發育未完全成熟,肝細胞對膽紅素攝取能力不足,而出現生理性黃疸。還有先天性非溶血性吉伯特(Gilbert)氏病引起的黃疸和新生黴素引起的黃疸,都是肝細胞內膽紅素結合障礙所造成。另外一些感染性疾病如敗血症、肺炎及傷寒等,在少數情況下也可出現黃疸。嚴重心臟病患者心衰時,肝臟長期淤血腫大,可以發生黃疸。各種原因造成的肝細胞損害,均可引起肝性黃疸。 由此可見,只要是血中間接膽紅素或直接膽紅素的濃度增高,都可以發生黃疸,肝炎僅是肝性黃疸的原因之一。遇到黃疸患者,應根據具體情況,結合體征、實驗室檢查、肝活體組織檢查、B超及CT等理化檢查結果進行綜合判斷,找出黃疸的原因,千萬不要一見黃疸就武斷地診斷為肝炎。 無黃疸就不是肝炎嗎? 因為從肝炎的病原學、流行病學、病理學以及臨床多方面觀察,有黃或無黃只是症狀不同,其本質仍是肝炎。 肝炎有無傳染性並非由黃疸的有無和輕重來決定,而是與有無病毒血症的存在和病毒是否正在複製、血和肝臟內複製指標是否明顯有關。以乙型肝炎病毒為例,只要乙肝病毒的複製指標e抗原(HBeAg)、去氧核糖核酸聚全酶(DNAP)及乙肝病毒去氧核糖核酸(HBVDNA)等陽性持續存在,不管臨床上是黃疸型,還是無黃疸型,它們對易感者的傳染性是完全一樣的。實驗證明,乙肝表面抗原有e抗原雙陽性的血清稀釋到千萬分之一時仍有傳染性。這說明只要e抗原陽性,不論有黃無黃,都有傳染性。 從臨床表現看,無黃疸型與黃疸型肝炎基本相似。只是無黃疸型肝炎發病隱襲,症狀輕微,經過緩慢,這是因為患者免疫應答相對輕,所致肝細胞損傷程度及廣度比黃疸型較輕微。 為什麼有些黃疸病人尿黃而大便變白? 正常人血中膽紅素很少而且基本上都是游離膽紅素,幾乎沒有結合膽紅素。因為在肝內生成的結合膽紅素,直接從膽道排入腸腔不會返流入血。正常人的尿中有少量尿膽素原和尿膽原,這是來自腸道中的糞膽素原和尿膽素原重吸收入血後有一部分體循環,經腎從尿排出體外。尿中無游離的膽紅素,因為游離的膽紅素不能通過腎小球濾過從尿中排出,也無結合膽紅素,因為在正常人血中無結合膽紅素所以尿中也就無此物質。當患阻塞性黃疸及肝細胞性黃疸時血中結合膽紅素增高,經腎從尿中排出,使尿液呈深咖啡色。 正常人糞便中有糞膽素原和糞膽素。因為排入腸道內的膽紅素經過還原和氧化變成糞膽素原和糞膽素,大部分從糞便排出使糞便形成黃顏色。當有某些病因使膽汁不能排入腸道時,如膽道梗阻及肝細胞病變時,腸道內則沒有膽紅素可變成糞膽素原及糞膽素,這時大便就成了灰白色。 黃疸可見於哪些疾病? 黃疸是指皮膚與粘膜因膽紅素沉著而致的黃染。發生黃疸時,血清膽紅素含量常在34.2μmol/L(2mg)以上。 黃疸首先需要與服用大劑量阿的平及胡蘿蔔素等引起的皮膚黃染相區別。後二者的黃染多為單純皮膚發黃而無鞏膜黃染,血清膽紅素亦不增高。此外,黃疸還應和老年人的球結膜下脂肪積聚相區別,後者黃染在內眥部較為明顯,球結膜多有凹凸不平的斑塊狀分佈。 黃疸系一症狀,常見於以下疾病。 (1)傳染病:常見者有病毒性肝炎、壞死後性肝硬變、傷寒病、敗血症(合併細菌性肝膿腫) 以及鉤端螺旋體病、肝結核等。其中以病毒性肝炎、壞死後性肝硬變最為多見。 (2)肝膽和胰腺疾患:如肝臟或膽管的腫瘤、膽囊及膽管炎症或結石,以及胰頭癌等。由於壓迫或阻塞膽管,影響膽汁向腸道的排泄而發生黃疸。如果膽管完全阻塞,大便可變成灰白色。 (3)中毒性肝炎:肝臟能處理來自胃腸道的毒物、毒素和藥物,將之轉變為無毒的物質排出體外。在處理毒物或毒素的過程中,可以引起肝臟的損害而引起中毒性肝炎。常見引起肝臟損害的毒物、藥物有磷、砷、四氯化碳、氯苯(六六六)以及乙醚、氯仿、巴比妥酸鹽類、氯丙嗪等。 (4)嚴重的心臟病和慢性心力衰竭:由於全身血液迴圈障礙,使肝臟淤血腫大或發生了肝硬變,尤其發生肺栓塞時,易發生黃疸。 (5)溶血性黃疸:因某種原因例如錯輸血型不合的血液以及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等引起溶血時,由於紅細胞破壞過多而發生黃疸。 (6)對膽紅素有先天性代謝缺陷:慢性特發性黃疸、幼年間歇性黃疸。 上述疾病中,臨床上以前兩項最為多見。 什麼是陰黃和陽黃,與膽色素代謝有什麼關係? 中醫學在《內經》中對黃疸已有初步認識。《素問·平人氣象論》中指出:“目黃者,曰黃疸。”黃疸的分類,在《金匱要略》中分為黃疸、穀疸、酒疸、女勞疸、黑疸五種。以後又有二十八候,九疸三十六黃的分類。說明前人通過實踐,對黃疸這一症狀的觀察和描述是非常細緻的。元代《衛生寶鑒》根據本症的性質,概括為陽症和陰症兩大類,就是現代所說的“陽黃”與“陰黃”。此種辨證,對黃疸的鑒別診斷的治療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正常血漿中的膽紅素(主要是間接膽紅素),含量極微,約在1.0mg%以下(黃疸指數在6個單位以下)。如超過2.0mg%(黃疸指數在15個單位以上),則鞏膜、粘膜、皮膚出現黃染,稱為黃疸。根據血中膽紅素增加的質的不同(以間接膽紅素為主還是以直接膽紅素為主),可從發病機理上將黃疸分為溶血性黃疸、肝細胞性黃疸和阻塞性黃疸三種。臨床上對這三種黃疸加以鑒別,可有助於治療。 從中醫學對黃疸的病機、色澤、病程和治則來看,“陽黃”似應屬於以間接膽紅素增高為主的黃疸(包括溶血性和肝細胞性黃疸),而“陰黃”則屬於以直接膽紅素增高為主的黃疸(如阻塞性黃疸)。 中醫學認為黃疸的發生均與“濕”有關。《金匱要略》說:“黃家所得,從濕得之。”並根據濕的來源,分為“濕從熱化”和“濕從寒化”。前者發為“陽黃”,後者發為“陰黃” 。 “陽黃”為從熱化,與脾、胃、肝、膽有關,如功能失常,可導致內濕的生成。熱為陽邪盛,正邪相搏而發病快,似屬病毒性肝炎急性期。由於肝細胞發炎,不能攝取血中的間接膽紅素加以處理使其變成直接膽紅素,加之肝細胞內溶酶體釋出β-葡萄糖醛酸酶,使已結合的膽紅素可部分重新分解成間接膽紅素返回血中,使血中間接膽紅素增高,如超過2.0mg% ,則鞏膜、皮膚黃染。由於間接膽紅素較難通過毛細血管壁,此時透過表皮組織觀察皮膚色澤鮮黃如桔色,似屬於中醫學所說的“陽黃”類,治療原則以清熱解毒利濕為主。如常用的茵陳蒿湯(茵陳、梔子、大黃),其中茵陳含葉酸,對於肝有好處,茵陳主要增加膽汁分泌,有退黃作用;梔子有利膽作用,可降血中膽紅素;大黃有促進腸蠕動,不利糞(尿)膽素原的重吸收,而減少肝腸迴圈。 “陰黃”為濕從寒化。所謂“寒”為機體功能代謝活動過度減退所造成,使濕盛陽微,寒濕鬱滯脾胃,陽氣不振,膽液不循常道而外溢。發病慢,病程長,似屬阻塞性黃疸。由於經肝臟處理的直接膽紅素不能經膽道排入腸腔而返流入血,此時血中以直接膽紅素增高為主。直接膽紅素易透過毛細血管壁,初期組織黃染較深,為“陽黃”。隨著病程延長,血中直接膽紅素持續增高,黃疸進行性加深,在組織中的膽紅素可被氧化成膽綠素,皮膚色澤晦暗,則屬於中醫學所說的“陰黃”。治療原則以健脾和胃,溫化寒濕為主;若脾虛血虧,則健脾補益氣血。 可見,中醫學所描述的“陰黃”與“陽黃”分類,從病機、臨床表現到治療等均非常詳細。此處從黃疸發生以間接膽紅素增高為主還是以直接膽紅素高為主,以及造成黃疸的原因,與“陰黃”和“陽黃”作一聯繫,以助進一步研究。但必須指出,“陰黃”與“陽黃”是病變發展過程中不同階段的表現,是可以互相轉化的。 黃疸是怎麼回事,什麼情況下會出現黃疸? 臨床上把皮膚、鞏膜和小便黃染稱為“黃疸”,這是由於血液中的膽紅素(包括間接膽紅素和直接膽紅素)含量增多引起的。因為膽紅素的顏色是黃的,所以會出現黃疸。那麼,什麼情況下血中膽紅素會增多呢?首先讓我們複習一下膽紅素在人體內的正常代謝過程:人體血液中紅細胞的平均壽命為120天,它們衰老死亡後,其所含的血紅蛋白就會變成間接膽紅素;間接膽紅素被肝臟攝取,加工後就變成直接膽紅素;直接膽紅素由肝臟經膽管做為膽汁的重要組成部分排至膽囊,進食時再由膽囊排至小腸,幫助食物消化吸收;進入大腸後形成尿膽原、尿膽素而排出體外。尿膽素呈黃色,因此大便亦發黃。大腸中的部分尿膽原可被吸收到血液中(稱為腸-肝迴圈),由尿中排出。故在正常下,尿中也有尿膽原、尿膽素。因此 ①如果紅細胞破壞太多,血中的間接膽紅素就會增加,從而引起“溶血性黃疸”。②如果肝臟有病,不能攝取、加工間接膽紅素,則間接膽紅素也會增加;且肝臟有病時,在肝內已經形成的直接膽紅素不能排至膽道,則會逆流到血液中,使血液中的直接膽紅素增多,發生“肝細胞性黃疸”。③如果膽道有梗阻,直接膽紅素排不到腸道中,血中的直接膽紅素也會增加,引起“阻塞性黃疸”。 臨床上遇到一個黃疸病人,首先要弄清病人是否有黃疸,再判斷黃疸的程度如何,進一步明確黃疸的性質,最可靠的方法就是檢測血清中膽紅素的含量。當膽紅素含量超過正常值時,表明有黃疸存在,血中膽紅素含量越高,就表明黃疸越重。 黃疸有哪幾種類型,各有何特點? 根據發病機理,黃疸可分為以下三個類型。 (1)溶血性黃疸:由於紅細胞在短時間內大量破壞,釋放的膽紅素大大超過肝細胞的處理能力而出現黃疸。血清中膽紅素的增高以間接膽紅素為主。如新生兒黃疸、惡性瘧疾或因輸血不當引起的黃疸,都屬於這一類。後者可有寒戰、發熱、頭痛、肌肉酸痛、噁心嘔吐等症狀,尿呈醬油色,有血紅蛋白尿,但尿中無膽紅素。 (2)肝細胞性黃疸:由於肝細胞廣泛損害,處理膽紅素的能力下降,結果造成間接膽紅素在血中堆積;同時由於膽汁排泄受阻,致使血流中直接膽紅素也增加。由於血中間接、直接膽紅素均增加,尿中膽紅素、尿膽原也都增加。肝炎、肝硬化引起的黃疸屬於這類。 (3)阻塞性黃疸:膽汁排泄發生梗阻(可因肝內或肝外病變所致,常見為膽道梗阻),膽中的直接膽紅素反流入血而出現黃疸。在臨床上可檢測到血清中直接膽紅素含量增加,尿中膽紅素陽性而尿膽原卻減少或消失。由於膽紅素等膽類物質在體內瀦留,可引起皮膚瘙癢與心動過緩。膽石症、腫瘤等壓迫膽道導致的黃疸屬於這類。 為什麼肝炎患者出現黃疸時皮膚、鞏膜和小便發黃而唾液卻不發黃呢? 肝炎患者血清膽紅素超過34.2μmol/L(2mg/100ml),就可使皮膚、粘膜出現黃疸。臨床上黃疸首先出現於眼結膜及鞏膜,其次是口腔的硬軟齶和粘膜。膽紅素是一種黃染的色素,需要和蛋白質結合才能較持久地使體液、組織和臟器染黃。由於膽紅素和含彈性硬蛋白的組織結合最緊密,因此鞏膜、血管、韌帶、瞼板和皮膚等一旦被染黃,消退較緩慢。而唾液、腦脊液由於含蛋白量極少,膽紅素與蛋白結合的量也極少,所以黃疸病人的唾液和腦脊液能夠保持原有的顏色而不被染黃。小便發黃是由於部分膽紅素要經過腎臟排泄而隨小便排出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