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早博如何治療???
早搏到底要不要治療呢?這得根據以下三方面的情況分別對待。首先要分析早搏的原因。早搏的原因有兩大類:第一大類是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風濕性心臟病、高血壓病、心肌炎等。有些患者則系繼發於心臟以外的其他疾患,如肺炎、腸胃炎、腹瀉嘔吐引起的水電解質異常(低血鉀、酸中毒等)、尿毒癥、食物或藥物中毒等。這一大類心律失常皆有因可循,所以應以治療基礎疾病為主,酌情應用藥物控制早搏。另一大類早搏多見於健康人,其發生與過度勞累、精神緊張和煙酒過度等不良生活習慣有關,時下尤以工作與心理負擔沉重的中青年、更年期女性和腦力勞動者好發。糾正以上各種誘發因素是這類早搏的治本之道。不過,還有少數早搏,即使追蹤隨訪數年或更久,也未能找到確切原因。患者大可不必為此殫精竭慮定要查個水落石出方才放心,因為這類早搏一般並無多大臨床意義,聽之任之可也。醫生也千萬不要為滿足患者尋根究底的強烈願望,而隨意診斷為病毒性心肌炎或冠心病,更加引起患者的不安與疑慮。第二,明確早搏的性質和特點。主要根據普通心電圖與24小時動態心電圖分析以下要點:⑴早搏可據其發生在心房、心室或房室交界區三大部位而分為房性、室性與交界性早搏。以室性早搏多見且臨床意義較大,其他兩類早搏多無須治療。⑵根據早搏發作的次數(頻率)分為偶發早搏(24小時心電圖記錄平均每分鐘少於1 次,每小時少於30次)與頻發早搏兩類。頻發早搏易引起心悸、胸悶等症狀,也可能演變為其他心律失常。⑶引起早搏的病灶數目多少不一,僅來自於單個病灶者為單源性早搏,來自兩個以上病灶者為多源性早搏,後者反映心肌病變比較廣泛而嚴重,多須積極治療。⑷患者原有的心律如屬正常,則早搏比較單純,易於控制。如原有嚴重的心動過緩、房室傳導阻滯或心房顫動等,則心律失常更為複雜,多見於心臟病患者,必須綜合治療,除服用藥物外,可能須安裝心臟起搏器或作其他處理。第三,瞭解患者的症狀與相關病情。早搏最常見的症狀是心悸與胸悶等,程度可輕可重。症狀的輕重取決於患者原有的健康狀態,早搏的次數、種類、持續時間與患者本人的敏感性等。健康人的偶發早搏屬於良性,一般無須治療。如果症狀明顯,特別是發生于心臟病患者的多源、頻發性室性早搏,服藥治療能減輕症狀,防止病情惡化。早搏是否要治療以及治療方式的選擇,應該從以上各個方面評價加以分析判斷。值得特別提出的是,早搏常見於健康人,如果偶爾發生,症狀缺如,一般不用服藥。但其他情況下的早搏,則須請醫生作詳盡檢查,確診後,採取藥物或其他有效措施及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