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孩子尿蛋白3+
正常尿液裡不含或只含微量蛋白質,檢查結果呈陰性(-),當尿液裡的蛋白質含量上升到一定量是檢查結果就呈陽性(+),尿蛋白3+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於感染等各種病理損傷導致患者受損腎臟局部微循環障礙,促使腎臟組織缺血、缺氧,一旦損傷了腎臟血管內皮細胞,受損後的腎臟毛細血管內皮細胞的功能發生改變,動態平衡功能被打亂,吸引血循環中的炎症性細胞浸潤,即形成炎症性反應,同步啟動腎臟纖維化,腎小球基底膜受損,其濾過孔徑增大或者閉鎖,基底膜斷裂,電荷屏障受損,腎臟的通透性增強,無法有效的阻擋蛋白質的漏出,從而在臨床上形成尿蛋白!尿蛋白的腎病種類及病情的不同來確定,採取不同標準的尿蛋白飲食,
慢性腎功能不全者,一般可按正常需要量供給,成人每天為0.8-1.0g/kg,應選擇生理價值高的蛋白質,如蛋類、乳類、魚類、瘦肉類等,對於無腎功能損害的腎病綜合征者,可供給高蛋白質飲食,蛋白質成人每天為1.5-2.0g/kg,並供給優質蛋白質,血漿尿素氮增高者,一般以服用低蛋白質飲食為宜,
腎病綜合征等,尿中除丟失大量蛋白質外,還同時丟失與蛋白質結合鈣、鎂、鋅等礦物質,宜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等,補充含鈣豐富的食物,如牛奶及其製品、蝦皮、芝麻醬、海帶、及綠色蔬菜等,含鎂豐富的食物,如小米、小麥、大麥、等,含鋅豐富的食物,如小米、小麥、玉米粉、大白菜、;蘿蔔、胡蘿蔔、茄子、扁豆、南瓜等,
其中大豆類及豆製品,雖蛋白質含量高,因含有大量嘌呤堿,能加重腎臟中間代謝的負擔,尿酸高者,應少用或不用,蛋白尿者也應忌用,
1、當蛋白尿只有一個加,患者病情還不是很重的時候,可以使用口服中藥治療蛋白尿,因為中藥的治療效果很慢,病情在嚴重一點,使用中藥根本不能及時的控制住病情,所以只能在蛋白尿初期使用,
2、到達蛋白尿2+的時候,患者的病情又加重了,腎臟損害也日益嚴重,此時使用中藥治療已經起不到及時控制的作用了,所以只能開始使用西藥,如ACEI,ARB類降壓藥物,這些藥物也都有降低蛋白尿的作用,臨床上常用的藥物有依那普利,貝那普利等,
3、蛋白尿3+說明患者的腎臟已經出現了嚴重的損害,腎功能已經下降,使用上述方法治療症狀沒有改善的話,一般醫院就會為患者使用激素來控制蛋白尿,但是我們都知道激素對身體的傷害是很大的,不僅不能徹底的治癒病情,還會導致患者出現一些副作用,甚至使病情加重,一、引起的小管細胞生物學波動:出現尿蛋白的許多腎臟病都存在著細胞過度增生,代表著一種非適應性反應,導致腎衰,蛋白質可直接調節小管細胞功能,改變其生長特性及其細胞因數和基質蛋白表型表達,可導致小管基底側釋放PDGF、FN和MCP-1,誘導纖維化過程,
二、引起小管間質缺氧加重:尿蛋白重吸收各消化多量蛋白質需額外能量,可造成小管細胞缺氧, 以致引起小管細胞損傷,
三、系膜毒性:在腎衰模型中,可以觀察到血清蛋白在腎小球系膜中的蓄積,那些大分子物質在系膜區的聚集可引起系膜細胞損傷、增生各系膜基質合成增多,從而產生腎小球硬化,尿蛋白腎病模型中,腎小球中有低密度脂蛋白(LDL)和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載脂蛋白B以及載脂蛋白A沉積那些聚集最終也可導致腎小球硬化,
四、尿蛋白3+的原因主要是腎小球濾過膜受損傷導致通透性增加造成的,腎小球的濾過膜通透性增強意味著啟動了腎臟的纖維化,如果不及時的治療,病情的進一步蔓延,腎臟固有細胞表型會發生轉化,生成不易被降解的膠原纖維蛋白,沉積在腎臟,逐漸取代健康的腎單位,最終會發展成終末期腎衰竭--尿毒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