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生兒驚厥的臨床表現
問題 【新生兒內科】 【歸檔】 16年05月29日

新生兒驚厥的臨床表現

問題描述 網友性別:男
網友年齡:1歲
詳情描述:
新生兒驚厥的臨床表現,19天的新生兒,足月、順產、無產傷,在7天時曬太陽後發生抽搐,十多天時洗澡後發生抽搐,19天時大哭後喂了幾口奶後又發生了抽搐,抽搐時間在二、三分鐘內,第三次一分鐘左右,抽搐時對眼,脖子使勁向左側後仰,全身發硬,是不是很嚴重啊?
網友回答
2016年05月29日 00:00

抽搐是不隨意運動的表現,是神經-肌肉疾病的病理現象,表現為橫 紋肌的不隨意收縮,臨床上常見的有如下幾種:驚厥,強直性痙攣,肌陣攣,震顫,舞蹈樣動作, 手足徐動,扭轉痙攣, 肌束顫動, 習慣性抽搐,中醫認為引起抽搐的病因病機主要有熱毒內盛,風陽擾動、風毒竄絡、陰血虧損等方面,常見於腦系疾病、傳染病、中毒、頭顱內傷、厥病類疾病、子癇、產後痙病、小兒驚風、破傷風、狂犬病等病中,臨床對以抽搐為主病的病種尚不能確定時,可以抽搐待查作為初步診斷,並進行辯證論治,

2016年05月29日 00:00

這種情況可能是癲癇,癲癇是大腦神經元突發性異常放電,導致短暫的大腦功能障礙的一種慢性疾病,可表現為肌肉強直陣攣,口吐白沫,嚴重的會咬舌頭,呼吸麻痹等,高熱驚厥後遺、難產、外傷、感染、中毒、顱內腫瘤、腦血管疾病、營養代謝性疾病等都可以引起,治療:苯巴比妥、苯妥英鈉、卡馬西平、丙戊酸鈉是目前廣泛應用的一線抗癲癇藥, 對藥物治療無效的難治性癲癇可行立體定向術破壞腦內與癲癇發作的有關區域,胼胝體前部切開術或慢性小腦刺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