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肛與痔瘡的影響
脫肛(直腸脫垂)是指直腸粘膜或直腸壁全層脫出於肛門之外的病變。早期為排便時自覺有腫物自肛門脫出,便後自行復位,在數年內脫出腫物逐漸增大,須用手上托方能復位,排便後有下墜感和排不盡感,排便次數增多,有時有排尿困難和尿頻現象。以後在咳嗽、走路、久站或稍一用力的情況下即可脫出,脫出後局部即有發脹感,也可感到腰骶部脹痛。 病程較長,脫垂較重者,可去醫院行手術療法.除積極治療外,平時飲食宜清淡,不要過食辛辣及肥甘厚味食物,節制飲酒,生活規律,注意休息,養成按時排便習慣,避免使腹壓增加的動作。如直腸脫垂,應立即予以復位,並保持肛門清潔。痔瘡有內痔、外痔及混合痔之分。內痔分為四期:第一期:大便乾燥時偶有滴血,無痛苦,用肛門鏡檢查,在齒狀線上有紫紅色小凸起,直徑不超過指診檢查摸不出痔核。第二期:大便時常出血,有痔核脫出,並有發癢或酸脹感,肛門鏡檢查,有紫紅色桑椹樣腫物,直徑約左右,下端侵入齒狀線,有的可見出血點或粘膜糜爛。第三期:遮痔粘膜肥厚,結締組織增生,出血少,痔核體大,大便時易脫出,用手托才回進肛內,形狀大小不等,如葡萄或花朵狀。第四期:痔核持續脫出,不能納入肛內。不論內痔、外痔、混合痔,均可住院行手術切除法。
其實選擇治療的痔瘡方法應根據痔核的類型,輕重程度,有無合併症和患者的身體情況來決定,歸納起來可分為手術療法和非手術療法兩大類。一般來說,炎性外痔,早、中期內痔等可選用中西藥物內服、外用,單純內痔選用硬化注射等,可取得滿意的效果;而結締組織外痔、靜脈曲張性外痔、中重型混合痔等以手術治療效果比較滿意,遠期療效肯定,非手術療法效果比較差。此外,尚有紅外線照射、鐳射及冷凍等治療方法,以紅外線照射近期療效比較明顯,遠期療效尚未十分肯定;至於鐳射切除,由於切除時切口周圍組織發生變性,壞死,術後易併發感染、出血、瘢痕狹窄等,所以目前很少採用,冷凍療法對內痔有良好效果,對外痔療效差,術後反應和併發症也不少,故不常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