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小孩中耳乳突炎治療方法
問題 【小兒耳鼻喉科】 【歸檔】 16年04月14日

小孩中耳乳突炎治療方法

問題描述 網友性別:男
網友年齡:5歲
詳情描述:
中耳炎多年,做了CT檢查,結果是中耳乳突炎,乳突炎房粘膜增厚,伴少許積液,該怎麼治療以後才不會再發作?會不會影響身體?
網友回答
2016年04月14日 00:00

你這種情況是由急性化膿性中耳炎發展而來,細菌感染擴散到乳突時就會引起乳突炎,症狀,如發熱、耳痛、聽力減退、耳內流膿等在鼓膜穿孔、中耳內的膿性分泌物流出後應很快消失,但如果在穿孔1~2天后,原來已經消退的症狀再次出現或更加嚴重,應早期使用大劑量抗生素注射,如青黴素類、頭孢菌素類等,為儘快控制病情,開始時即用青黴素及鏈黴素聯合注射,同時取耳道分泌物作細菌培養及藥敏試驗,以便再換用敏感性藥物,若引流不暢,感染未能控制,或出現可疑併發症時,應立即行乳突切開術,

2016年04月14日 00:00

中耳乳突炎的治療.急性期治療同急性化膿性中耳炎,如經合理治療一個月不見好轉,或高熱體溫不下,耳後紅腫,外耳道後壁塌陷,乳突X線攝片有骨質破壞,應採用簡單乳突鑿開術治療.
手術方法:小兒全麻,成人可局麻.用1%普魯卡因或利多卡因,加少許1‰腎上腺素.用球後注射針頭沿耳道口內骨軟骨交界處作環狀浸潤麻醉,再改用7號針頭作耳後乳突區皮下浸潤麻醉,沿耳後上起耳廓上緣後0.5cm,下距耳溝後1.5cm左右,到乳突尖部,作弧形切口,小兒乳突發育差,切口不應過前,過低,以免傷及面神經.切開骨膜,分離出乳突,用鑿或電鑽沿外耳道後上棘後方篩狀區鑿開,此區為馬克西溫三角,尖朝後上,上界為顴弓後根,向後水準連線,前下為外耳道後上棘,後為外耳道口後緣.由此與外耳道後壁平行向前內鑿開,成人深約1cm,小兒2~4mm,即入鼓竇空腔內.由此將病變小房,粘膜,肉芽及死骨片等一併除淨,特別是鼓竇入口內肉芽,一定要清除,建立引流.但勿擾動聽骨及鼓室結構,勿剝離外耳道皮膚,以免影響聽力和形成耳道瘺管或狹窄,向前下勿損傷半規管和乳突段面神經.手術完成後的乳突腔應為健康的光滑的骨腔,前界為鼓竇入口和外耳道後壁,上界為腦膜板,後界為乙狀竇板,如疑有顱內併發症,應將腦膜板及乙狀竇鑿開少許,探查有無肉芽及膿腫.術後沖洗止血,填塞碘仿紗條,逐層縫合切口,紗條尾端留置腔外以便於抽出.術後5~7天抽出紗條,術後2~3天更換敷料,並繼續全身應用方譜抗生素治療,1~2個月後乳突腔即由血塊和肉芽充填,中耳感染可望治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