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梨狀肌症候群
問題 【毛細血管擴張】 【歸檔】 14年07月28日

梨狀肌症候群

問題描述 梨狀肌症候群是什麼樣的病?能治療好嗎?是什麼樣的病理表現?有什麼辦法治療?很想專業醫生給我專業的意見!謝謝
網友回答
2014年07月28日 15:55

梨狀肌症候群1.坐骨神經受損症狀 主要表現為幹性受累的特徵,即沿坐骨神經的放射痛及其所支配區的運動(股後、小腿前後以及足部諸肌群)、感覺(小腿外側、足底和足前部)和反射(跟腱反射和蹠反射)障礙等。病程較長者,可出現小腿肌萎縮甚至足下垂等症狀。 2.壓痛點 以坐骨神經盆腔出口部體表投影位置壓痛最劇(環跳處),且沿神經幹走行向下放射。此外,尚可發現約半數病例於脛點或腓點處有壓痛現象。梨狀肌症候群時,其壓痛點略高於前者1~2cm。 3.下肢旋轉試驗 肢體內旋使梨狀肌及上孖肌、閉孔內肌和下孖肌等處於緊張狀態,以至加重出口處狹窄,可誘發坐骨神經症狀。除沿坐骨神經走行的放射痛外,還有小腿外側達足底部麻木感。但單純梨狀肌症候群者,則為外旋時誘發症狀,此主要由於當攣縮、瘢痕化的梨狀肌收縮,下肢外旋時,促使出口處狹窄之故。 4.直腿抬高試驗 一般均為陽性,其疼痛程度介於根性痛和叢性痛之間。此試驗並非特異性的。 5.組織液壓測定 約超過正常值(1.33kPa,10mmHg)的1倍以上,高於正常值50%即屬異常。這一測定主要用於某些診斷困難者。

2014年07月28日 15:55

與坐骨神經盆腔出口狹窄症相似,實際上,亦可將其視為坐骨神經盆腔出口狹窄症的原因之一。本病早期的病理改變,多系局部外傷後(以極度外展外旋的急性扭傷為多見,次為突然由蹲位站起時)的創傷性反應,輕者表現為梨狀肌肌纖維的水腫、滲出和毛細血管擴張,重者梨狀肌可出現痙攣、出血和腫脹。如損傷輕微,或及時予以有效的治療,一般可恢復到正常狀態。但如損傷過重,或是反復多次損傷。再加之其他致病因素,如寒冷、潮濕等,則使此病理過程持續發展,形成慢性過程,並出現一系列繼發性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