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絲蟲病診斷
問題 【肝病科】 【歸檔】 15年02月23日

絲蟲病診斷

問題描述 無病史;在上月的體檢結果中發現有嚴重乳糜血,B超示輕度脂肪肝。血壓135/88。檢測結果如下:血糖:5.57mmol/L (參考值:3.89-6.1)甘油三脂:10.35 (<2.3)總膽固醇:2.85 (<5.7)穀丙轉氨酶:50U/L (4-40)總蛋白:79.6g/L (65-80)白蛋白:48.1g/L (35-55)球蛋白:35.1g/L (15-35)白蛋白/球蛋白:1.4 (1.2-2.5) 甲肝抗體: 陰性。請問像我這樣的情況需要注意些什麼,是不是絲蟲病啊?
網友回答
2015年02月23日 16:12

簡單來說「乳糜血」就是「泛著浮油的血」或稱為「脂血」,血漿呈乳白色或混濁狀,這種血不能捐給別人,還得特別注意是否有血脂肪異常的病症,如有高血脂症。根據捐血中心統計,國內捐血人乳糜血的比例高達百分之一。理論上乳糜血給病人輸用並沒有健康危害,但乳糜血含有多量的微粒子,流入病人體內可能引起微血管堵塞,因此醫院血庫多半不採用。捐血中心表示,通常在飯後,尤其是吃得太油膩的人,血中乳糜微粒濃度增加,一般會在一至二小時後恢復正常,若脂肪代謝異常或三酸甘油脂特別高者,乳糜血現象會持續較久。臺北榮總心臟科主治醫師常敏之表示,血脂肪分為兩類,一是膽固醇、一是三酸甘油脂。如果體內的三酸甘油脂過高,容易有「脂血」的問題。三酸甘油脂異常容易導致心血管疾病,並會有反復的急性胰臟發炎。臨床上發現,過去三酸甘油脂異常的族群多在五、六十歲以上,現在有年齡下降的趨勢。要避免血脂過高、血太油,他建議,少吃含有「飽和性脂肪酸」的食物,例如牛油、豬油等動物油。另外也要多多運動,把體重控制在理想範圍內。

2015年02月23日 16:11

乳糜(血)尿是人類絲蟲病的一種臨床表現。絲蟲進入人體內約一年後成熟,雌性成蟲產生尾絲蚴,它呈明顯的週期性出現于周圍血循環中。白天尾絲蚴藏于肺毛細血管內,大約在18~21時在周圍血循環中增多,23時至次日晨2時達高峰,5時以後迅速減少而進入肺毛細血管中。尾絲蚴如不經中間宿主——蚊蟲,不能成為成蟲,經一定時間則自然死亡。大量尾絲蚴死亡則引起人體過敏反應。成蟲寄生於淋巴管內,其分泌的毒素和代謝產物,刺激淋巴管及周圍組織發生炎症。組織反復炎性反應和結締組織增生,加之成蟲死亡後的異體蛋白,更促使組織反應性增生加劇,使各處淋巴管受累,造成機械性炎性損傷以及管壁和瓣膜的破壞,而致管腔部分或完全梗阻,失去正常彈性而屈曲、擴張,淋巴液的淤積和逆流。如在某薄弱區破裂,如腎區淋巴管與尿路發生交通則產生乳糜尿。有時乳糜尿停放後凝結成白色塊狀物。組織的破損及小血管血液自尿中一併排出而成乳糜血尿。乳糜主要是自腸道吸收的脂肪和來自組織間的淋巴液及蛋白質。乳糜返流,使腎臟淋巴管曲張,圍繞在腎盞周圍淋巴管破裂進入腎盞、腎盂而出現乳糜尿。乳糜尿為間歇性乳白色尿,或為粉紅色乳糜尿,或為混濁尿。長期乳糜尿者可伴有營養不良,消瘦和貧血,可出現腎絞痛,排尿困難,甚至尿瀦留。治療時休息、禁脂肪飲食、服用抗絲蟲病藥物。對於嚴重和反復發作者,可手術切斷和結紮腎蒂淋巴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