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性健康短腸綜合征的中醫治療
問題 【代謝性酸中毒】 【歸檔】 15年05月04日

短腸綜合征的中醫治療

問題描述 短腸綜合征的患者應該吃什麼術後小腸殘留30cm,但有回肓瓣,術後52天出現嘔吐現象,食用百普素一天剛能用1小盒,請教各位大夫,能否幫我解答這個問題,再就是哪個省區或市以把此病種納入了醫保?
網友回答
2015年05月04日 12:49

短腸綜合征是由於不同原因造成小腸吸收面積減少而引起的一個臨床症候群,多由廣泛小腸切除所致,有時也可由小腸短路手術造成,由於上述疾病造成保留腸管過少,引起營養物質的吸收障礙,而表現為腹瀉和營養障礙.嚴重者可危及病人生命.由於對短腸綜合征代謝變化的充分認識,以及日趨成熟的營養支持治療和促代償措施,本病的治療效果較以往已大為改善. 在術後最初幾天,首先需治療的是由於嚴重腹瀉而導致的脫水,低血容量,電解質紊亂及酸堿失調.根據生命體征(血壓,脈率,呼吸率),動脈血氣分析及血電解質(鉀,鈉,氯,鈣,鎂及磷)測定結果.確定靜脈補充晶,膠體溶液量及電解質量.若有代謝性酸中毒,應補充5%碳酸氫鈉溶液以糾正之. 待病人迴圈,呼吸等生命體征穩定後(約3-5天),則應儘早開始全腸外營養(TPN)支持.以補充病人所必需的營養物質,包括能量物質(葡萄糖,脂肪乳劑),蛋白質合成的原料(複方氨基酸溶液),各種電解質及維生素等.目前的TPN已能滿足機體的需要,併發症也不多,因此已被廣泛應用.為減少排便次數,可酌情給予腸動力抑制藥物,如口服阿片酊,可待因或洛呱丁胺等.口服消膽胺可消除膽鹽對結腸的刺激,也能減輕腹瀉.為控制高胃酸分泌,可口服抗酸藥和靜脈用H2受體阻滯劑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 病情漸趨穩定後,可以開始經口攝食.先以單純的鹽溶液或糖溶液,逐步增量.隨腸代償的過程.可逐步過渡到離碳水化合物,高蛋白,低脂肪,低渣飲食.經口攝食所不足的那一部分,仍需經腸外營養途徑補充.可選用專用於短腸綜合征者的腸內營養製劑.其主要成分是少肽或氨基酸,葡萄糖及游離脂肪酸等.各成分不必再消化即可被很快吸收.

2015年05月04日 12:49

有些特殊物質對小腸功能的代償具有顯著促進作用,如穀氨醯胺,短鏈脂肪酸,纖維素,生長激素及胰島素樣生長因數等,都已開始臨床應用.上述幾種物質的聯合應用可望使短腸綜合征者的代償過程提早完成.但如果殘留小腸僅為0-30cm,其中相當多的病人最終仍難以代償,以致單靠經口攝食無法維持正常的營養狀態,必須長期依賴腸外營養的支持.這種長期局外營養支持常可在病人家中實施,病人及其家屬需先接受培訓,掌握無菌術及營養液配製技術.國內已有實行家庭腸外營養長達14年的成功經驗. 短腸綜合征的手術治療方面,小腸移植術雖被認為是短腸綜合征最徹底的治療方法,但由於移植術後嚴重的排斥反應至今尚難克服,因此目前還無法廣泛用於臨床.此外,小腸倒置術及結腸間置術均能延長食物通過腸道的時間,有一定的實用價值,可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選擇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