蹠骨趾骨骨折
一、第五蹠骨基部撕脫骨折 腓骨短肌附著於第五蹠骨基部結節處。足嚴重內翻扭傷可造成裂紋骨折或完全的撕脫骨折,X線照片檢查時應注意與兒童的正常骨骺相區別。 治療方法:一般無移位,可用膠布固定,繃帶包紮,必要時用石膏靴(帶橡皮跟可行走)固定約6周。其它蹠骨基部骨折無移位也可用同法治療。 二、第2、3、4蹠骨頸骨折如有移位,應手法復位,短腿石膏固定,否則畸形連接後影響走路。又復位不成功,可手術復位,鋼針固定。 三、行軍骨折較少見,發生於長途走路,在第2、3蹠骨頸或幹骨折,也可發生在脛骨。一般無移位,又稱疲勞骨折。骨折多在不自覺中發生,無外傷史,症狀不重,僅早期患足稍痛,局部輕度腫脹,感覺足部疲勞不適,有時有較多骨痂發生才發現。 治療:適當休息,早期用足弓支持,膠布固定包紮或石膏固定約3周,可防止過多骨痂形成。以後可用足弓墊(橫弓及縱弓墊),分散重力,至症狀消失。癒合後無後患。 趾骨骨折如有傷口,應清潔傷口,防止感染。如無移位元,局部包紮固定。如有移位應手法復位,固定患趾于趾屈位。
1、骨折常常會有一些後遺症: 由多種原因形成。骨折本身造成的不可避免的後遺症如骨缺血壞死,骨骺損傷所致骨發育障礙等,目前尤其尚無方法預防。其他後遺症如骨折不癒合、畸形癒合、關節功能障礙,遲發性神經炎以及自發性腱斷裂等則均在進行不同程度上有可能防止其發生或減輕其嚴重程度。 2、本病的患者還需注意功能鍛煉: 單純骨折者術後不予石膏外固定, 第2天開始患趾的主動功能鍛煉。伴有肌腱損傷者石膏外固定3~4 周後功能鍛煉。 1、踝部扭傷:輕者韌帶拉松或部分撕裂;重者則完全斷裂,並有踝關節半脫位,或併發骨折脫位。踝關節扭傷後,病人外跟前下方或下方有疼痛、腫脹,急性期可有瘀斑。這時做足內翻的動作會加重疼痛,做足外翻則可無疼痛。 2、蹠骨骨折:受傷後足部疼痛,腫脹、皮下淤斑,足部短縮畸形,不能行走,檢查可發現骨折部局限性壓痛,有縱向扣擊痛,前足的正位、側位及斜位X線拍片可準確判斷骨折的部位,類型和移位元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