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脊髓空洞症用神經組織修復治好轉後護理注意
問題 【骨科】 【歸檔】 13年12月11日

脊髓空洞症用神經組織修復治好轉後護理注意

問題描述 我舅媽今年50歲,三年前的一天,由於強制扛重物導致脊柱損傷住院,在醫院治療了一個月後出院。隨後一直在家中調養,當時只是感覺自己手臂有點麻木,由於症狀很輕,所以也沒怎麼在意。去年夏天突然發現自己左手對於溫覺痛覺很不靈敏,於是便到醫院檢查,做了脊柱CT檢查,醫生給出想診斷報告是脊柱損傷引發脊髓空洞症。
網友回答
2014年01月05日 15:10

你好,脊髓空洞症患者日常護理要注意: 1.預防壓瘡:由於脊髓空洞症患者上、下神經元功能障礙, 長期臥床, 壓瘡的發生率增高。給予硬板床上加墊高彈性海綿墊, 保持床單清潔、乾燥,軸位翻身1 次/ 2 h , 50 %乙醇按摩骨突處每1次/ 2 h , 側臥位時耳下、髂脊及內、外踝處墊自製棉圈,平臥位時枕下、尾骶部、足跟處墊棉圈, 對預防壓瘡有較好的效果。本組患者無壓瘡出現。 2.肢體功能鍛煉:脊髓空洞症患者伴有上肢周圍性癱或下肢中樞性癱, 術後必須加強康復鍛煉, 越早越好[3]。本組以雙下肢無力、麻木為主的20 例患者, 開始行被動鍛煉, 肢體被動運動每日4次, 每次15 min ; 按摩患者頸肩部肌肉, 活動上肢及手指關節, 從近端關節開始, 有利於萎縮肌肉的恢復, 以後逐漸地讓患者主動進行上肢伸展和上舉、下肢屈膝和下肢伸展練習, 持之以恆。 3 、脊髓空洞症患者術後護理的關鍵是要嚴密監測血壓、脈搏、體溫、呼吸的變化, 加強切口的觀察, 預防壓瘡; 加強肢體功能鍛練, 這是促進疾病康復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