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性別:男年齡:3.5歲我孩子三歲半了、每天都尿床
問題 【男科】 【歸檔】 10年09月10日

性別:男年齡:3.5歲我孩子三歲半了、每天都尿床

問題描述 我孩子三歲半了、每天都尿床
網友回答
2012年06月29日 15:29

小孩一般都在2-3周歲之後逐漸就不會晚上尿床了,以下幾方面對你會有所幫助:1、養成睡前排尿的習慣:每天睡前2個小時,不要再讓小兒喝飲料或水,養成睡前把尿排淨的習慣。 2、睡前別讓小兒太興奮:每天讓小兒按時睡眠,睡前不宜過於逗弄,不宜做劇烈活動或太興奮的遊戲,不宜看刺激性影視片,以免大腦過度興奮,促發夜裡尿床。 3、白天別讓小兒太疲勞:起居生活要規律,白天避免過度疲勞和精神緊張,最好能睡個午覺,以免過於疲勞夜裡睡得太沉,有尿時不容易醒來,也不容易被父母喚醒。 4、建立夜裡排尿的反射:治療初期,父母要查出孩子在夜裡容易發生尿床的時間,並提前半小時用鬧鐘喚醒小兒起床排尿。需要提醒的是,喚醒小兒起來撒尿一定要讓其醒透,在清醒的情況下把尿排淨,否則在昏睡中不容易建立起排尿條件反射。 5、訓練寶寶的膀胱功能:督促小兒白天多飲水,適量延長兩次排尿的間隔時間,促使尿量增多,提高膀胱括約肌的控制能力。 6、從飲食方面進行調整:每天下午4點後讓小兒少喝水,晚飯最好避免吃流質或喝很多湯,餐後水果也不宜吃西瓜,桔子,生梨等水份豐富的水果,臨睡前不宜喝奶,以減少膀胱的貯尿量。

2010年09月10日 21:03

尿床,醫學上稱為遺尿症,是小兒的一種常見病。遺尿症一般是指5歲以上兒童夜間仍不能從睡眠中醒來控制排尿,每週總尿床次數大於3次,且連續超過6個月。 小兒遺尿的原因有功能性和器質性兩類。功能性遺尿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種:1.遺傳因素,據研究資料顯示,父母雙方有遺尿史者,孩子遺尿發生率為77%。2.膀胱功能障礙,部分小兒膀胱容量較小,控制排尿的肌肉逼尿肌不穩定,孩子常伴有白天尿頻、尿急,甚至有濕褲現象。3.睡眠過深,許多家長會發現遺尿的孩子睡眠很深,不易被喚醒,過深的睡眠使大腦皮層不能接受來自膀胱的尿意刺激而起床排尿,這種覺醒反應會隨年齡的增長而逐漸完善。4.抗利尿激素分泌異常,這部分小兒夜間由於缺少正常的抗利尿激素分泌,導致夜間尿量相對較多而遺尿。多數孩子遺尿是上述原因引起的,醫學上稱為功能性遺尿。部分小兒遺尿是由疾病引起的,常見的有隱性脊柱裂、泌尿系感染、高鈣尿症等,醫學上稱為器質性遺尿。 孩子尿床,家長不能掉以輕心,長期尿床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容易使孩子產生記憶力不集中、記憶力差、反應慢等,最終導致學習成績下降,同時尿床容易使孩子形成羞怯、膽怯、敏感、自卑心理,造成孩子性格缺陷,因此對孩子遺尿應給予正確的治療。 功能性和器質性遺尿治療是不同的,器質性遺尿必須針對原發病因治療,因此對遺尿的小兒必須先通過相關的檢查排除疾病引起的器質性遺尿。對功能性的遺尿可以採用心理、行為以及藥物治療。 首先,家長應該知道遺尿是一種疾病,不是孩子的過錯,更不能採取打罵、諷刺、懲罰的手段,而應多加安慰、鼓勵;其次,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記遺尿日記,記錄尿床的時間和可能的原因,如未按時睡覺、鬧鐘忘記開、睡前過於興奮、白天過於頑皮、傍晚飲水過多等。定期與醫生交流,及時檢查、尋找原因,並採取相應的措施;同時,可以進行排尿訓練。白天讓孩子多飲水,當他想小便時,要求他多忍耐幾分鐘,鼓勵患兒在每次排尿的中間中斷排尿,自己數1—10,然後再把尿排淨,這樣能訓練膀胱功能並提高膀胱括約肌控制排尿的能力。此外,可定時叫醒,要求家長在患兒易尿床的時間,提前半小時用鬧鐘叫醒孩子或通過遺尿報警器使孩子起床排尿,以建立條件反射。 大多數孩子經過上述綜合治療後,2-3個月可見療效。對通過上述治療效果仍不明顯的孩子,可以採用藥物治療,但是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三歲的孩子尿床有時是因為白天玩的太興奮、受到驚嚇、喝水太多等因素造成的,你可以先找找具體原因,針對具體情況再採取相應的措施,千萬不要心急,也不要過多責備孩子,以免給孩子造成更大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