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中暑
中暑者,形同而病別,延醫亦各不同,暑之為氣,時應乎夏,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人為心,暑之傷,先著於心,其症∶頭痛眩暈,心煩面垢,身熱口渴,其脈虛濡,昏僕不知人,亦與中風相似,名曰中暑,中暑者,中氣虛而受於暑也,中寒治以溫散;中暑治以清涼,先候天時,次隨症治,大小須則形殊,病症漫同一例,因時視症,舉一隅而類三隅
切忌飲冷水,不可令臥冷地,當急移陰處,用大蒜搗爛,加路上熱土和水去渣灌之,再掬路上熱土,擁擠臍間作窩,令眾人尿滿,暖氣透臍即蘇,
又法∶急以姜湯或童便乘熱灌下,外用布蘸熱湯熨臍下三寸穴立醒,醒後忌飲冷水,飲之立死,
又曰∶暑月曬衣,不可便入箱櫃之中,恐冬月服之,有中暑者,若吹透再收,便無此患,
加味人參白虎湯:人參 石膏(生) 知母(生) 粳米 甘草 蒼術 水煎服發現自己和其他人有先兆中暑和輕症中暑表現時,首先要做的是迅速撤離引起中暑的高溫環境,選擇陰涼通風的地方休息;並多飲用一些含鹽分的清涼飲料,還可以在額部、顳部塗抹清涼油、風油精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等中藥,如果出現血壓降低、虛脫時應立即平臥,及時上醫院靜脈滴注鹽水,
對於重症中暑者除了立即把中暑者從高溫環境中轉移至陰涼通風處外,還應該迅速將其送至醫院,同時採取綜合措施進行救治,若遠離醫院,應將病人脫離高溫環境,用濕床單或濕衣服包裹病人並給強力風扇,以增加蒸發散熱.在等待轉運期間,可將病人浸泡于湖泊或河流,或甚至用雪或冰冷卻,也是一種好辦法.若病人出現發抖,應減緩冷卻過程,因為發抖可增加核心體溫(警告:應每10分鐘測1次體溫,不允許體溫降至38.3℃,以免繼續降溫而導致低體溫).在醫院裡,應連續監測核心體溫以保證其穩定性.避免使用興奮劑和鎮靜劑,包括嗎啡;若抽搐不能控制,可靜脈注射地西泮和巴比妥鹽.應經常測定電解質以指導靜脈補液.嚴重中暑後,最好臥床休息數日,數周內體溫仍可有波動.
中暑者,形同而病別,延醫亦各不同,暑之為氣,時應乎夏,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人為心,暑之傷,先著於心,其症∶頭痛眩暈,心煩面垢,身熱口渴,其脈虛濡,昏僕不知人,亦與中風相似,名曰中暑,中暑者,中氣虛而受於暑也,中寒治以溫散;中暑治以清涼,先候天時,次隨症治,大小須則形殊,病症漫同一例,因時視症,舉一隅而類三隅
切忌飲冷水,不可令臥冷地,當急移陰處,用大蒜搗爛,加路上熱土和水去渣灌之,再掬路上熱土,擁擠臍間作窩,令眾人尿滿,暖氣透臍即蘇,
又法∶急以姜湯或童便乘熱灌下,外用布蘸熱湯熨臍下三寸穴立醒,醒後忌飲冷水,飲之立死,
又曰∶暑月曬衣,不可便入箱櫃之中,恐冬月服之,有中暑者,若吹透再收,便無此患,
中暑可以喝茶水,因為人體內的鉀容易隨汗水排出,而茶葉含鉀較多,綠豆湯也可以消暑清熱,陳醋:夏季人們食欲減退,適量食醋可增加胃酸的濃度,幫助消化,苦瓜:夏食苦瓜正相宜,可以備用一些防暑中藥,如辟瘟丹、藿香正氣等,祛暑邪,注意孕婦忌用,
防中暑:泡中藥涼茶當飲料服用,有一定防中暑的作用,可參考以下配方:金銀花8克、白菊花8克、淡竹葉5克、白參10克、藿香4克、豆卷10 克、用1200-1500毫升開水浸泡約1小時,冷後適當飲用,但陽虛之體(畏寒怕冷、四肢不溫、拉稀等)的人應少用或不用,出汗多時,應注意補充水分和 鹽分,一般1000毫升冷開水中加0.9克食鹽飲用,
治中暑:輕、中度中暑,中醫稱為暑濕傷表感冒
,以身熱、汗出、肢體酸重或疼痛、頭昏重脹痛、心煩口渴、胸悶脘痞等為主要症狀
,可用清暑祛濕解表 法,藥用香薷5克、扁豆15克、厚樸5克、金銀花10克、連翹10克、鮮荷葉20克、鮮蘆根15克加減煎水服,暑熱偏盛者可加黃連、山梔,濕熱盛者可加豆卷、藿香,此外,服用人丹、藿香正氣水也有一定作用,重度中暑應立即送醫院搶救,
天氣炎熱,中暑是很普遍的,但是中暑之後人會特別難受,所以還是提前掌握有效的防治方法比較好,小編提醒您:一定要注意防曬、飲食要多加注意,勤洗澡、勤換洗衣服,
自備些綠豆湯是上策 站軍姿時覺得自己不行了 就馬上舉手報告 不然很容易暈撅 還有要多喝水 當然一定要吃飽飯 否則就是鐵人也頂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