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痛風性關節炎的症狀
典型發作起病急驟,多於午夜因劇痛而驚醒,最易受累部位是拇蹠關節,其他依次是踝,跟,腕,指,肘等關節,極少發生於軀幹的關節如髖,骨盆,肩,脊柱等,國內392例原發性痛風中拇趾蹠關節處首先受累者平均為63.7%,最高達93.2%,初次發作,以單關節受累為多見,占90%左右,但隨著復發次數增加,可有2或3個關節同時或先後受累,發作數小時內關節即可出現紅腫熱痛和活動受限,疼痛劇烈者可似刀割,無法忍受,也有疼痛較輕,關節微紅而能照常活動者,較大關節受侵犯時,可出現關節腔積液,發作常呈現自限性,數小時,數天,數周自然緩解,關節紅腫熱痛完全消退後,局部可出現本病特有的脫屑和瘙癢,關節活動恢復正常,緩解期長短不定,數月,數年乃至終生,國內392例原發性痛風中緩解期最短者幾天,最長者16年,才出現第2次關節炎發作,多數反復發作,少數者無緩解期直接遷延成慢性關節炎,大約20%的患者可伴有全身症狀,包括畏寒,發熱,乏力,頭痛,噁心,全身酸痛,白細胞增多等全身症狀,少數病人體溫可高達39℃以上,全身症狀的輕重與關節病變的嚴重程度成正比,本病春秋季發作者較多,飲酒,高嘌呤飲食,腳扭傷是重要誘因;穿緊鞋,多走路,受寒,勞累,感染,手術,以及利尿藥等。
多由急性關節炎反復發作發展而來,每見於未經治療或治療而未達到治療目的的患者,表現為多關節受累,發作較頻,間歇期縮短,疼痛日見加劇,甚至發作後疼痛亦不完全緩解,嚴重者,亦可累及肩,髖,脊柱,骶髂,胸鎖,下頜等關節和肋軟骨,表現肩背痛,胸痛,肋間神經痛及坐骨神經痛,胸部的疼痛有時酷似心絞痛,尿酸鹽在軟骨,滑膜,肌腱和軟組織等處沉積,造成組織斷裂和纖維變性和軟骨,骨破壞,軟骨呈退行性變,有滑膜增厚,血管翳形成,骨質侵蝕缺損乃至骨折,加之痛風石增大,招致關節僵硬,破潰,畸形,嚴重的影響關節的活動,甚至生活無法自理,慢性關節炎期若不積極治療,仍可反復出現急性發作,使關節損害進一步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