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神經原性肌肉萎縮
問題 【神經內科】 【歸檔】 16年06月04日

神經原性肌肉萎縮

問題描述 網友性別:女
網友年齡:33歲
詳情描述:
夏季時身體出汗集中與身體的一半邊,冬季時則是一半邊冷,另一邊比較正常,主要是表現在一隻手上,拿東西時那只手總是不停的發抖,當然身體的其他部位不是很明顯,據初步檢查說是神經性肌肉萎縮症,這種症狀能治好嗎?主要有哪些明顯的症狀?
網友回答
2016年06月04日 00:00

肌萎縮的臨床表現:
一、急性或亞急性肌萎縮
一般為神經原性萎縮,其發生的速度與神經損害的速度和程度有關,神經受損及中斷的越急、越嚴重,則肌萎縮發生的越快、越明顯,急性起病時肌萎縮發生於癱瘓之後,臨床以癱瘓的表現為主,如脊髓灰質炎、周圍神經炎、格林-巴厘綜合征、酒精中毒等,神經痛性肌萎縮早期表現為肩胛附近的劇烈疼痛,繼之在肩胛附近很快出現肌張力降低、癱瘓及肌肉萎縮,在某些肌群中可出現單一的萎縮,呈鑲嵌式,
二、進行性四肢遠端性肌萎縮
常為神經原性肌萎縮,以四肢遠端為主,上肢於手的骨間肌,大、小魚際肌表現明顯,而下肢於脛前肌的萎縮表現較明顯,兩側基本對稱,常發生於癱瘓之前,為單一的症狀,常見的疾病有運動神經元病的肌萎縮側索硬化型和進行性脊髓性肌肉萎縮症,頸椎病所致的上肢遠端的無力和肌萎縮,腓腸肌萎縮症表現為下肢大腿下1/3處為界的肌肉萎縮,伴有深淺感覺障礙,出現感覺性共濟失調,另外,脊髓空洞症、脊髓血管畸形、麻風以及慢性前角灰質炎都可致四肢遠端的進行性肌萎縮,肌肉病的萎縮性肌強直和遠端型進行性肌營養不良也表現為四肢遠端的肌萎縮,

2016年06月04日 00:00

肌肉萎縮是指橫紋肌營養障礙,肌肉纖維變細甚至消失等導致的肌肉體積縮小,
⒈ 輕度萎縮:肌纖維輕度下降,肌肉組織外觀無明顯凹陷,觸摸肌肉組織鬆弛,肌無力,能做抗阻力運動,
⒉ 中度肌萎縮:肌纖維部分萎縮、缺失,肌肉組織外觀凹陷,觸摸縱向縮小,橫向減少,肌無力明顯,不能做抗阻力運動,
⒊ 重度肌萎縮:肌纖維組織大部分萎縮,相關的骨骼外露,肌肉組織僅存少量肌纖維,肌無力嚴重,患者喪失最基本的協調運動能力,
⒋ 完全萎縮:肌纖維組織完全萎縮,與其肌肉相關聯的運動功能完全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