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貪食症
此症為週期發作不可控制的多食,可出現於神經性厭食中,但並非必然伴有此症狀.此症狀群包含兩大主要成分,其1是不可抗櫃的強迫自己多食,其2是自己設法進行嘔吐以避免體重增加,有時則是濫用瀉藥.此類患者的體重常保持在正常範圍之內,女性患者月經仍可正常.女性較為常見. 本症以反復發作性暴食和強烈的控制體重的願望為特徵,為防止暴食對體重的影響患者採用各種措施,如嘔吐、導瀉、增加活動量等,致使體重反低於正常範圍.本症多見於年輕女性. 據國外報導,該症女性患病率約為1%~3%.男性患病率大約為女性的1/10.世界各地患病率相似. 該症常在青少年後期或成年早期起病,可持續數年.多為慢性或週期性病程.長程預後情況尚不明確. 什麼原因引起神經性貪食症 病因尚不明確,與神經性厭食症有重疊處. 神經性貪食症有什麼症狀 (1)有暴食史,進食量遠遠超過正常,患者常常是吃到難受為止. (2)暴食後馬上採取不恰當補償措施以防止體重增加,發生次數平均1周至少2次,且持續3個月以上. (3)在初期,患者對自己的暴食行為感到害羞,常是秘密進行. (4)暴食行為可為以下因素引發:情緒煩躁,人際關係不良,節食後感到饑餓,或對體重、身體外形不滿等.暴食可暫緩煩躁情緒,隨後不久病人便對自己不滿而情緒低落. (5)發病初時,患者對進食行為控制能力變弱,疾病後期自控能力完全破壞. (6)控制體重的方法最常見是誘嘔,可用手或其他器械刺激咽喉部,也有服用催吐劑致吐,1段時間後不用催發,患者想到嘔吐便會嘔吐,即使僅進少量食物亦能嘔出. (7)有1/3左右患者使用導瀉劑減輕體重,極少數患者甚至使用灌腸法. (8)有的患者不採用直接清除食物的方法,而是增加體能消耗,如快速活動,增加體育鍛煉等,活動量大大超過正常,且影響生活正常進行. (9)患者過分重視自己的身體外形,常感到不滿意. (10)可伴有抑鬱或焦慮症狀,內容多數與體重或身體外形有關. (11)病情嚴重者,可出現水電解代謝紊亂,表現為低血鉀、低血鈉等.嘔吐致使胃酸減少而出現代謝性堿中毒,導瀉則可導致代謝性酸中毒. (12)疾病後期,因食道、胃腸道、心臟等併發症而有致命危險. 神經性貪食症需要做哪些檢查 (1)診斷要點: 1)發作性不可抗拒的攝食欲望或行為,1次可進大量食物.每週至少發作2次,且持續至少3個月. 2)有擔心發胖的恐懼心理. 3)常採用引吐、導瀉、增加運動量等方法,以消除暴食引起的發胖. 4)不是神經系統器官性病變所致的暴食,也非癲癇、精神分裂症等繼發的暴食. (2)鑒別診斷: 1)神經性厭食.若已明確診斷為神經性厭食,或交替出現的經常性厭食與間歇性暴食症狀者,均應診斷為神經性厭食症. 2)Klein-levin綜合征.又稱週期性嗜睡貪食綜合征,表現為發作性沉睡(不分日夜)和貪食,持續數天.患者醒了就大吃,吃了又睡.1次患病後體重增加明顯.無催吐、導瀉等控制體重行為,亦無對身體外形或體重不滿的表現,故與神經性貪食症易於鑒別. 3)重性抑鬱症.患者可出現過量飲食,但沒有為減輕體重不恰當的補償行為,如催吐、導瀉等,故與神經性貧食症不同. 4)精神分裂症.該症患者可繼發暴食行為,患者對此視之默然,無任何控制體重的行為,且有精神分裂症的其他症狀. 5)癲癇等器質性疾病.可出現暴食行為,病史、體檢和各項實驗涉及EEG等功能檢查,均有器質性病變基礎,則不考慮神經性貪食症,而且這類病人缺乏控制體重的不恰當行為. 如何治療 (1)多數病人要住院治療,嚴重者需強制入院. (2)心理治療.最多採用的是行為治療中的厭惡療法或陽性強化法,制定與控制也含有聯繫厭惡刺激(如被約束、電針刺激等)或獎勵方法(精神或藥物獎勵、與家人來往、自由活動等),視患者臨床症狀變化程度逐級治療. (3)藥物治療.較常採用兩類藥物,抗精神病藥物和抗抑鬱劑,前者最多採用舒必利,後者視患者軀體承受情況儘量選擇不良反應少的藥物,如氟西汀,氯米帕明. (4)軀體支持治療.規定患者進食量,儘量減少或制止嘔吐行為,禁用導瀉藥物.水電解質代謝紊亂者予以對症處理.營養差者予營養支持治療,必要時可用鼻飼. (5)個別難治病例,可應用胰島素治療.
抗抑鬱藥物和抗精神病藥物也是神經性貪食症治療必不可少的.1)抗抑鬱藥物:氯丙咪嗪,阿密替林,多慮平,丙咪嗪等,近年來較多使用作用於五羥色胺的新型抗抑鬱劑,效果較好.另外,抗焦慮藥物在本病治療中應用極普遍.這類藥物有佳樂定,舒樂安定等. 2)抗精神病藥物:維思通,冬眠靈,氟呱啶醇,奮乃靜等亦常用於本病的治療.有些病人在進行大量注射治療後,症狀確有緩解.神經性貪食症的病程比較長,治療比較困難,症狀波動性大,常受不良的生活事件影響.藥物及心理治療密切配合,可望提高病人的治療效果及預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