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紫癜
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紫癜: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或稱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指無明顯外源性病因引起的血小板減少,但大多數是由於免疫反應引起的血小板破壞增加,故又名自身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是一類較為常見的出血性血液病,其特點為血小板壽命縮短,骨髓巨核細胞增多,80%-90%病例的血清或血小板表面有IgG抗體,脾臟無明顯腫大。 根據發病機理,誘發因素和病程,ITP分為急性型及慢性型兩類。兒童80%為急性型(AITP),無性別差異,春冬兩季易發病,一旦病源清除,疾病在6-12月痊癒,而成人ITP95%以上為慢性型(CITP),男女之比約1:3,一般認為屬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種,遷延難愈。本病病死率約為1%,多數是因顱內出血死亡,ITP主要臨床表現為皮膚粘膜出血或內臟出血。
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紫癜:急性型 常見於兒童,占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病歷的90%,男女發病率相近,起病前1~3周84%病人有呼吸道或其他病毒感染史,因此秋冬季發病最多,起病急促,可有發熱,畏寒,皮膚粘膜紫癜,如患者頭痛,嘔吐,要警惕顱內出血的可能,病程多為自限性,80%以上可自行緩解,平均病程4~6周,少數可遷延或數年以上轉為慢性,急性型占成人ITP不到10%。
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紫癜: 慢性型 常見於青年女性,女性為男性的3~4倍,起病隱匿,症狀較輕,出血常反復發作,每次出血持續數天到數月,出血程度與血小板計數有關,血小板>50×109/L,常為損傷後出血;血小板在(10~50)×109/L之間可有不同程度自發性出血,血小板小於10×109/L常有嚴重出血,病人除出血症狀外全身情況良好。
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紫癜:可突然發生廣泛而嚴重的皮膚粘膜紫癜,甚至大片瘀斑和血腫,皮膚瘀點多為全身性,以下肢為多,分佈均勻,出血多見於鼻,齒齦,口腔可有血泡,胃腸道及泌尿道出血並不少見,顱內出血少見,但有什麼危險,脾臟常不腫大。慢性型:膚紫癜以下肢遠端多見,可有出血多見於鼻,齒齦,口腔粘膜出血,女性月經過多有時是唯一症狀,反復發作可引起貧血和輕度脾腫大,如有明顯脾腫大,要除外繼發性血小板可能性。
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紫癜:急性ITP血小板明顯減少,通常小於20×109/L,血小板壽命明顯縮短,約1~6小時,骨髓檢查多數病歷巨核細胞增多或正常,其中幼稚巨核細胞明顯增多, 慢性ITP多此化驗血小板減少,多為(30~80)×109/L,骨髓巨核細胞大多增加,大小基本正常,顆粒型增多,血小板形成明顯減少,血小板表面相關IgG增多,血小板相關C3增多,血小板壽命縮短,約1~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