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血病的症狀
維生素C缺乏病的發生和發展常有一個過程,首先是組織中的維生素C儲備減少,進一步發展是生化缺乏,功能障礙,再進一步的發展是解剖學變化,乃至死亡(表1),其主要的臨床表現如下,
壞血病的症狀,典型的壞血病具有明顯的症狀,診斷較易,隱性與早期壞血病因缺乏特異性症狀診斷較難,應結合餵養史及其他檢查,作綜合分析,
餵養史和臨床症狀:人工餵養嬰兒未添加含維生素C的輔食,或乳母飲食缺乏新鮮蔬菜或水果,或乳母習慣只吃醃菜等,壞血病的好發年齡(3~18個月),結合前述某些非特異性症狀和餵養史,可提供早期壞血病診斷的線索,如本病已發展到一定階段或晚期,可根據肢體腫痛,蛙形腿,牙齦及粘膜下出血等症狀診斷,
此外,出血,特別皮膚大片出血,成人較嬰兒多見;而嬰兒骨骺周圍出血,成人則不易見到,毛囊周圍充血,成人較為多見,但不見於嬰兒患者,至於骨膜下出血,皮膚溢血及齒齦出血等,成人及嬰兒均可發生,嬰兒發病多在6月~1周歲,其他時間也可發生;成人多在膳食中長期缺乏維生素C時發生,出血:維生素C缺乏病患者可有全身點狀出血,起初局限于毛囊周圍及齒齦等處,進一步發展可有皮下組織,肌肉,關節,腱鞘等處出血,甚至血腫或淤斑,小兒淤斑多見於下肢,以膝部為最多,內臟,黏膜也有出血,如鼻出血,血尿,便血及月經過多等;嚴重時偶有心包,胸腔,腹腔,腹膜後及顱內出血,小兒常見下肢腫脹,疼痛,患肢常保持一定位置,即兩腿外展,小腿內彎,呈假性癱瘓狀,此乃主要因骨膜下出血所致,
壞血病的症狀,前驅症狀:患者發病之前,多有體重減輕,四肢無力,衰弱,肌肉及關節等疼痛症狀,成人及嬰兒維生素C缺乏病的臨床表現有些不同,成人患者除上述症狀外,早期即有齒齦松腫,間或有感染發炎,嬰兒則有不安,四肢動痛,肋軟骨接頭處擴大,四肢長骨端腫脹(尤以股骨下端為甚,但不向前伸至關節)以及有出血傾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