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穿孔怎麼醫
可以非手術治療,適用於一般情況好,症狀體征較輕的空腹穿孔;穿孔超過24小時,腹膜炎已局限者;或是經水溶性造影劑行胃十二指腸造影檢查證實穿孔業已封閉的病人。不適用於伴有出血、幽門梗阻、疑有癌變等情況的穿孔病人。治療措施包括:持續胃腸減壓,減少胃腸內容物繼續外漏;輸液以維持水、電解質平衡並給予營養支持;全身應用抗生素控制感染;經靜脈給予H2受體阻斷劑或質子泵拮抗劑等制酸藥物。 非手術治療6~8小時後病情仍繼續加重,應立即轉行手術治療。非手術治療少數病人可出現膈下或腹腔膿腫。痊癒的病人應胃鏡檢查排除胃癌,根治幽門螺桿菌感染並採用制酸劑治療。 手術治療分為單純穿孔縫合術和徹底性潰瘍手術。細嚼慢嚥:以減輕胃腸負擔。對食物充分咀嚼次數愈多,隨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對胃黏膜有保護作用; 飲水擇時:最佳的飲水時間是晨起空腹時及每次進餐前1小時,餐後立即飲水會稀釋胃液,用湯泡飯也會影響食物的消化; 注意防寒:胃部受涼後會使胃的功能受損,故要注意胃部保暖不要受寒; 避免刺激:不吸煙,因為吸煙使胃部血管收縮,影響胃壁細胞的血液供應,使胃黏膜抵抗力降低而誘發胃病。應少飲酒,少吃辣椒、胡椒等辛辣食物; 補充維生素C:維生素C對胃有保護作用,胃液中保持正常的維生素C的含量,能有效發揮胃的功能,保護胃部和增強胃的抗病能力。因此,要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
胃穿孔最常見的原因是消化性潰瘍。由於潰瘍不斷加深,穿透肌層,漿膜層,最後穿透胃或十二指腸壁而發生穿孔。穿孔後可發生幾種不同後果。如穿孔前潰瘍底已與胰肝等鄰近臟器發生粘連,形成穿透性潰瘍,此為慢性穿孔,少數病例潰瘍底與橫結腸粘連,穿孔後形成胃結腸瘺。以上兩種情況大多發生在胃,十二指腸後壁潰瘍穿孔,如潰瘍穿孔後迅速與大網膜或附近臟器發生粘連,則可穿孔周圍形成膿瘍。 突然發生劇烈腹痛是胃穿孔的最初最經常和最重要的症狀。疼痛最初開始於上腹部或穿孔的部位,常呈刀割或燒灼樣痛,一般為持續性,但也有陣發生性加重。疼痛很快擴散至全腹部,可擴散到肩部呈刺痛或酸痛感覺。 穿孔初期,患者常有一定程度休克症狀,病情發展至細菌性腹膜炎和腸麻痹,病人可再次出現中毒性休克現象。 約有半數病人有噁心、嘔吐,並不劇烈,腸麻痹時嘔吐加重,同時有腹脹,便秘等症狀。 發燒、脈快、白細胞增加等現象,但一般都在穿孔後數小時出現。1.應急方法 由於情緒波動或暴飲暴食之後,胃潰瘍患者很容易併發胃穿孔,一旦發生相關症狀,應立即考慮到胃穿孔的可能。在救護車到達之前,應做到以下幾點: 不要捂著肚子亂打滾,應朝左側臥於床。理由是穿孔部位大多位於胃部右側。朝左臥能有效防止胃酸和食物進一步流向腹腔以致病情加劇。 如果醫護人員無法及時到達,但現場又有些簡單醫療設備,病人可自行安插胃管。具體方法:將胃管插入鼻孔,至喉嚨處,邊哈氣邊用力吞咽,把胃管咽入胃中。然後用針筒抽出胃裡的東西,這樣能減輕腹腔的感染程度,為病人贏得治療時間,記住此時病人也必須朝左側臥。 胃穿孔的嚴重之處在于穿孔之後大量胃腸液流入腹腔,引起化學性或細菌性腹膜炎以及中毒性休克等,如不及時搶救可危及生命。無腹膜炎發生的小穿孔,可採用保守療法,禁食,放置鼻胃管抽吸胃內容物,輸液補充水與電解質,應用抗菌藥物預防腹腔繼發感染。飽餐後穿孔,常有彌漫性腹膜炎,需在6~12小時內進行急診手術。慢性穿孔,進展較緩慢,穿孔至毗鄰臟器可引起粘連和瘺管,亦常需外科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