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球蛋白臨床意義
(1)增高:常見於免疫球蛋白A(IgA)型多發性骨髓瘤、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肝硬化、濕疹、血小板減少及某些感染性疾病。(2)降低:常見於自身免疫性疾病、輸血反應、原發性無丙種球蛋白血症、繼發性免疫缺陷及吸收不良綜合征。
IgA占血清免疫球蛋白總量10%~20%,可分為血清型和分泌型。分泌型IgA是外分泌液(如初乳、唾液、眼淚、腸道分泌液和支氣管分泌液)中的主要免疫球蛋白。因此,其在抗感染防禦第一線中起重要作用,尤其在呼吸道和腸道,可稱為“局部免疫”
免疫球蛋白iga臨床意義: (1)升高多見於: IGA型多發性骨髓瘤、系統性紅斑狼瘡(SLE)結節病、類風濕性關節炎、白塞氏綜合征、門靜脈性肝硬化、某些感染性疾病、濕疹、血小板減少症、濕疹血小板減少多次感染、慢支緩解期等。 分泌型IGA介於500~2500mg/L則病情重,病程長者 臍帶血IGA升高:風疹、單純皰疹、弓形體病 巨細胞病毒、柯薩奇病毒、革蘭氏陰性桿菌宮內感染等。 (2)降低多見於: 遺傳性毛細血管擴張症(80%)、非IGA型多發性骨髓瘤、重鏈病、輕鏈病、吸收不良綜合征、原發性無病種球蛋白血症、繼發性蛋白血症、繼發性無丙種球蛋白血症、繼發性免疫缺陷病(放射線照射、使用免疫抑制劑)、反復呼吸道感染、輸血反應、自身免疫性疾病、腎病綜合征、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霍奇金病、遺傳性胸腺發育不全、丙種球蛋白異常血症Ⅲ型丙種球蛋白異常血症Ⅰ型、丙種球蛋白異常血症Ⅱ型.
降低多見於,遺傳性毛細血管擴張症(80%)、非IgA型多發性骨髓瘤、重鏈病、輕鏈病、吸收不良綜合征、原發性無病種球蛋白血症、繼發性蛋白血症、繼發性無丙種球蛋白血症、繼發性免疫缺陷病(放射線照射、使用免疫抑制劑)、反復呼吸道感染、輸血反應、自身免疫性疾病、腎病綜合征、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霍奇金病、遺傳性胸腺發育不全、丙種球蛋白異常血症Ⅲ型丙種球蛋白異常血症Ⅰ型(IgG、IgA減低、IgM增加)、丙種球蛋白異常血症Ⅱ型(無IgA、IgM,IgG正常)等。
升高多見於,IgA型多發性骨髓瘤、系統性紅斑狼瘡(SLE)結節病、類風濕性關節炎、白塞氏(Behcet)綜合征、門靜脈性肝硬化、某些感染性疾病、濕疹、血小板減少症、Wiskott-Aldrich綜合征(濕疹血小板減少多次感染)、慢支緩解期等。分泌型IgA介於500~2500mg/L則病情重,病程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