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肝癌診斷新突破
問題
【肝癌】
【歸檔】 16年08月20日
肝癌診斷新突破
網友回答
你好 肝癌是指發生於肝臟的惡性腫瘤,包括原發性肝癌和轉移性肝癌兩種,人們日常說的肝癌指的多是原發性肝癌。原發性肝癌是臨床上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根據最新統計,全世界每年新發肝癌患者約六十萬,居惡性腫瘤的第五位。原發性肝癌按細胞分型可分為肝細胞型肝癌、膽管細胞型肝癌及混合型肝癌。 最常用的是肝臟超聲檢查,超聲檢查為非侵入性檢查,對人體組織無任何不良影響,其操作簡單、直觀準確、費用低廉、方便無創、廣泛普及,可用於肝癌的普查和治療後隨訪。
您好,肝癌早期診斷指標大概有五、六種,其中最重要的是甲種胎兒球蛋白(AFP)。 這種蛋白質的出現,是一個特別危險的信號,它常常提示原發性肝癌的發生,所以甲種胎兒球蛋白又叫作原發性肝癌的相關抗原。甲種胎兒球蛋白,顧名思義就是一種胎兒特有的球蛋白,當胎齡為6周時,在胎兒血清中開始出現。其含量在胎齡12周時達到峰值,以後又逐漸下降。胎兒出生一周後,即迅速消失。因此,正常人血清中是檢測不到這種胎兒球蛋白的。但是,當原發性肝癌在病人體內形成後,病人血清中又會出現甲種胎兒球蛋白的蹤影,而且隨著病情惡化,它在血清中的含量會急劇增加。這樣,甲種胎兒球蛋白就成了診斷原發性肝癌的一個特異性臨床指標。 還有其他比如:酶學檢查r-穀氨醯轉肽酶及同功酶(GGT-II)在肝癌時可明顯升高,GGT-II陽性率可達90%;超聲顯像B型超生顯像可顯示直徑2cm以上的腫瘤,對早期定位檢查有較大的價值;CT可顯示直徑2cm以上的腫瘤;其它X線肝血管造影、核磁共振像對肝癌診斷有一定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