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三叉神經痛的常用藥物有哪些
治療三叉神經痛的常用藥物一般有以下幾種: 1.卡馬西平 由於卡馬西平的半衰期為12~35 h,故理論上可以每天只服2次.常常從小劑量開始:0.1 g,2/d,3-y5 d後根據患者症狀控制的程度來決定加量。每次加0.1 g(早、晚各0.05 g),直到疼痛控制為止。卡馬西平每日的用量不要超過1.2 g。 卡馬西平常見的不良反應有:頭昏、共濟運動障礙,尤其是女性發生率更高。長期用藥要注意檢測血象及肝功能的變化。此外,卡馬西平可以引起過敏,導致剝脫性壞死性皮炎,所以,用藥的初期一定要觀察有無皮疹。孕婦忌用。 卡馬西平是目前報導的治療三叉神經痛的有效率最高的藥物,其有效率據國內外的報導可達70%~80%。 2.苯妥英鈉 苯妥英鈉也可以作為治療三叉神經痛的藥物,但是有效率遠較卡馬西平低。椐國內外文獻報導,其有效率為20%~64%. 劑量為0.1 g,口服,3/d。效果不佳時可增加劑量,通常每日增加0.05 g. 最大劑量不超過0. 6 g。 苯妥英鈉的常見不良反應有頭昏、共濟運動障礙、肝功能損害及牙齦增生等。 3.妥泰(托吡酯,topamax) 系一種多重機制的新型抗癲癇藥物。近年來,國內外有文獻報導,在用以上兩種經典的治療三叉神經痛的藥物治療無效時,可以選用該藥。通常可以從50 mg,2/d開始,3~5 d症狀控制不明顯可以加量,每日加25 mg,觀察6~5 d,直到症狀控制為止。每日的最大劑量不要超過250~300mg。 妥泰的不良反應極少。常見的不良反應有頭昏、食欲下降及體重減輕。國內外還有報導,有的患者用藥以後出現出汗障礙。 4.氯硝西泮(氯硝安定) 通常作為備選用的藥物。4~6 mg/d。常見的不良反應為頭昏、嗜睡、共濟運動障礙,尤其在用藥的前幾天。 5.氯甲醯氮 300 mg/d,分3次餐前30 min 口服,無效時可增加到600 mg。該藥不良反應發生率高:常見的不良反應有困倦、蹣跚、藥疹和粒細胞減少等。有時可見肝功能損害。應用該藥治療應每2個月進行一次血液檢查。
治療三叉神經痛除了常用的西藥治療,還可以採用中醫療法。 一、三叉神經痛的中醫藥物治療法:生活中常見的三叉神經痛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其病情和症狀往往都是有所差異的。方法一、豬瘦肉150克,丹參、川芎各15克,共放砂鍋中,加水適量燉煮。調味服食,每日一次。可連服10~15天。適用於瘀血阻之三叉神經痛。方法二、菊花15克,白糖50克,代茶頻飲。適用於風熱上擾之三叉神經痛。方法三、生石膏30克,石斛、沙參各15克,川牛膝9克,用開水沖泡或微火略煮片刻,代茶頻飲。適用于陰虛胃熱之三叉神經痛。不同病情和症狀應採取不同的三叉神經痛的中醫藥物治療方法,因此大家在選用上述中醫藥物療法前務必要多諮詢醫生,以免藥不對症,造成適得其反的結果。 二、三叉神經痛的中醫針灸治療法:針灸療法可謂中外聞名,很多三叉神經痛患者在採取針灸治療後,往往可以有效緩解病情,減輕患者由於病痛所帶來的痛楚。普通針刺療法針灸治療在臨床上應用方便,安全快捷,副作用小。主穴:風池、翳風、下關、手三裡、合穀。配穴:第1支疼痛者加太陽,陽白,撈竹,頭維。第2、3支疼痛者加太陽、四白、下關、聽會、地倉、承漿、迎香。行重刺激法,並留針。針刺三叉神經周圍支針刺眶上孔,眶下孔、後上齒槽孔及頦孔,直接針刺三叉神經周圍支,待出現同側分支的分佈區疼痛及麻脹反應,而獲迅速的鎮痛效果。所持針刺手法,系提插撚轉強刺激,不論陰陽補瀉,對初針患者採用臥位,手法宜輕,以免引起暈針,或產生懼怕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