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雙側額葉多發小缺血灶
問題 【神經內科】 【歸檔】 10年10月14日

雙側額葉多發小缺血灶

問題描述 頭痛的厲害,持續幾個小時,每月一到兩次。
網友回答
2010年10月14日 18:08

這是一脫髓鞘腦病提反得復發導致的病理改變。脫髓鞘腦病主要以損害大腦白質及脊髓的植物神經並使其調節紊亂不能自主自身調節以濡養神經組織病情多為繼發或復發,發病嚴重時可侵犯脊髓前角細胞和腦幹神經核以及大腦運動皮質錐體細胞導致神經功能損害危機生命,大部分患者是基因免疫異常或病毒感染所致。早期的治療多以激素及營養療法治療,但療效難以控固,由於本病導致髓鞘脫失致神經功能損害嚴重並導致體免疫極度低下,偶與病情感染病情復發使神經功能症狀進一步加重.若病灶得不到正確的治療則會遲發多發性硬化,並再度損傷神經繼發癡呆或癱瘓,其病症治療關鍵在於早期對病情的繼發控制.治療方案:治療除正常的激素治療外,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提高肌體抗病能力。營養神經,中西醫結合擴張微循環使受損殘餘神經得到充分的血供,控制預防病情繼續發展。並採用神經再生之藥興奮神經,啟動麻痹和休克的神經使受損神經得到再生修復達到早日康復。需幫助請發磁共震照片為你指導。

2010年10月14日 15:19

你好, 腦供血不足主要臨床表現以頭暈、頭痛為主,有時伴有心煩易怒、失眠多夢、耳鳴、逆行性遺忘、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等。慢性腦供血不足的病因較複雜,包括動脈硬化、動脈炎、動脈狹窄,高血壓、低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貧血等,肥胖、吸煙等也是形成慢性腦供血不足的促發因素。治療腦供血不足應著眼於保護殘存的神經機能,改善和恢復受損的神經機能,防止其向更嚴重的腦缺血類型發展。 藥物治療:臨床常用於治療腦缺血性血管病變的鈣通道阻滯劑有尼莫地平、尼卡地平和氟桂嗪等;組胺類藥培他啶對腦血管、心血管,特別是對椎-基底動脈系統有較明顯的擴張作用,可顯著增加心、腦及周圍迴圈血流量,改善血循環並降低全身血壓,還有輕微的利尿作用;血管擴張劑(如尼麥角林等)可增加血流,疏通血管,用於缺血性腦病有一定療效;抗凝劑及抗血小板聚集劑(如藻酸雙酯鈉、阿司匹林等)能減少周圍動脈內阻塞性血栓的形成;中成藥(如銀杏葉、黃芪、川芎嗪等)能改善腦動脈硬化症的臨床症狀,降低血脂、血液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