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哪些是老年抑鬱症的早期症狀
問題 【抑鬱症】 【歸檔】 13年07月09日

哪些是老年抑鬱症的早期症狀

問題描述 請問如何識別老年抑鬱?哪些是老年抑鬱症的早期症狀?
網友回答
2013年09月10日 14:26

.老年期抑鬱症特點 (1)疑病性:即疑病症狀。表現為以自主神經症狀為主的軀體症狀。Alarcon(1964)報導,60歲以上的老年抑鬱症中,具有疑病症狀者男病人為65.7%,女病人為62%,大約1/3的老年組病人以疑病為抑鬱症的首發症狀。因此有學者提出疑病性抑鬱症這一術語。疑病內容常涉及消化系統症狀,尤其便秘、胃腸不適是此類病人最常見也是較早出現的症狀之一。病人常以某一種不太嚴重的軀體疾病開始,如史鴻璋醫生敘述的一病例:始患角膜炎,久治不愈,患者擔心雙目失明,儘管其目疾日益好轉,但抑鬱、焦慮卻與日俱增。所以,對正常軀體功能的過度注意,對輕度疾病的過分反應,應該考慮到老年抑鬱症的問題。 (2)激越性:即焦慮激動。Post早在1965年即明確指出激越性抑鬱症最常見於老年人,此後的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如1979年,Strian等指出,激越性抑鬱症的平均年齡為51歲;1984年Avery等報導40歲以下激越性抑鬱症為5%,40~60歲為47%,60歲以上為49%;1988年,Wesner等認為55歲以下為40%,55歲以上為63%。由此可見,激越性抑鬱症隨年齡而增加。焦慮激越往往是比較嚴重的抑鬱症的繼發症狀,也可能成為病人的主要症狀。表現為焦慮恐懼、終日擔心自己和家庭將遭遇不幸、大禍臨頭、搓手頓足、坐臥不安、惶惶不可終日。夜晚失眠,或反復追念著以往不愉快的事,責備自己做錯了事導致家人和其他人的不幸,對不起親人,對環境中的一切事物均無興趣。輕者喋喋不休訴其體驗及“悲慘境遇”,尋求安全的人物或地點,重者則勒頸、觸電、撕衣服、揪頭髮、滿地翻滾、焦慮萬分,以至企圖自殺。 (3)隱匿性:即軀體症狀化。許多否認抑鬱的老年病人表現為各種軀體症狀,而情緒障礙很容易被家人所忽視,直到發現老人有自殺企圖或行為時方到精神科就診。陳學詩等(1990)對綜合醫院中診斷為“神經官能症”的患者縱向觀察,無選擇地給予抗抑鬱劑治療。結果發現7%的患者獲得緩解,17%顯著進步。兩者共占觀察病人的24%,說明這部分病人並非神經官能症,而屬抑鬱症。因其抑鬱症狀為軀體症狀所掩蓋,故稱為“隱匿性抑鬱症”。諸多的軀體症狀可表現為:①疼痛綜合征:如頭痛、嘴痛、胸痛、背痛、腹疼及全身疼痛;②胸部症狀:胸悶、心悸;③消化系統症狀:厭食、腹部不適、腹脹、便秘;④自主神經系統症狀:面紅、手顫、出汗、周身乏力等。在這些症狀中。以找不出器質性背景的頭痛及其他軀體部位的疼痛為常見。此外,周身乏力、睡眠障礙也是常見症狀。因此,在臨床實踐中對有各種軀體訴述(尤其各種疼痛),查不出相應的陽性體征,或是有持續的疑病症狀的老年患者,應考慮隱匿性抑鬱症,不妨投以抗抑鬱劑治療。倘確屬此症,則各種症狀可較快地消除。 (4)遲滯性:即抑鬱症的行為阻滯。通常是以隨意運動缺乏和緩慢為特點,影響軀體及肢體活動,併發面部表情減少、言語阻滯。多數老年抑鬱症患者表現為悶悶不樂,愁眉不展,興趣索然,思維遲緩,對提問常不立即答覆,屢問之,才以簡短低弱的言語答覆,思維內容貧乏。病人大部分時間處於緘默狀態,行為遲緩。重則雙目凝視,情感淡漠,無欲狀,對外界動向無動於衷。抑鬱症行為阻滯與心理過程緩慢具有一致性關係。 (5)妄想性:Meyers等(1984)曾報導,晚發抑鬱症具有比較普遍的妄想性。他們對50例內源性抑鬱症的住院患者進行研究,比較了60歲以前和60歲以後發病者妄想的出現率,發現60歲以後起病的抑鬱症比前者有較豐富的妄想症狀,認為妄想性抑鬱症傾向於老年人。2年後Meyers等再次報導,單相妄想性抑鬱症的老年病人發病年齡晚於那些無妄想的抑鬱症病人。在妄想狀態中,以疑病妄想和虛無妄想最為典型,其次為被害妄想、關係妄想、貧窮妄想、罪惡妄想。這類妄想一般以老年人的心理狀態為前提。同他們的生活環境和對生活的態度有關。 (6)抑鬱症性假性癡呆:抑鬱症性假性癡呆即可逆性的認知功能障礙。人們已經普遍地認識到,抑鬱症假性癡呆常見於老年人,這種認知障礙經過抗抑鬱治療可以改善。但必須注意,某些器質性的、不可逆性癡呆也可以抑鬱為早期表現,需加以鑒別。 (7)自殺傾向:老年期抑鬱症自殺的危險比其他年齡組大得多。Sainbury報導,老年人有55%的病例在抑鬱狀態下自殺。自殺往往發生在伴有軀體疾病的情況下,且成功率高。Pankin等調查顯示,自殺未遂與成功之比在40歲以下是20∶1,60歲以上者是4∶1。導致自殺的危險因素主要有孤獨、罪惡感、疑病症狀、激越、持續的失眠等。人格和抑鬱症的認知程度是決定自殺危險性的重要附加因素,如無助、無望及消極的生活態度。但是也有相反的研究結果。馬辛等(1993)對老年期與非老年期抑鬱症的研究發現,非老年組的自殺行為明顯多於老年組。這是否能反映國內老年期抑鬱症自殺的危險性相對較低,還有待於進一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