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急救方法,,現在真的非常想知道中暑的最佳急救方法
1、迅速降溫:環境降溫,冰水敷,冷水浸,藥物降溫。2、糾正水、電解質和酸堿紊亂。3、防休克和腦水腫.緊急現場能做的一般只有1,另外能做的保證呼吸道通暢,如果情況嚴重馬上送醫院搶救。
暑熱傷害的症狀包括:寶寶起先是膚色看似紅潤,但觸摸感覺乾燥溫熱,煩躁不安及哭鬧,呼吸及脈搏加速,接著會顯得倦怠、昏眩、抽搐、或進入昏迷狀態,測量體溫時可高達攝氏39度以上。 緊急處理方法如下: 1.維持呼吸道的通暢。 2.每隔十到十五分鐘給予一些不含咖啡因清涼飲料,但有嘔吐者勿給。 3.將寶寶移到陰涼處,除去衣物,以電扇及冷氣降低環境溫度。全身可以溫涼的濕毛巾擦拭(以自來水潤濕即可;切勿以酒精或冰水取代),或放進涼水(非冷水)浴盆裡,使其體溫(肛溫)能降到攝氏39度即可,勿使體溫劇降成過低。切勿使用冰水或冰塊,因為過冷的冰水會使皮膚血管極度收縮,皮膚血流阻斷使無法繼續排熱。暑熱害者勿給予一般之退燒藥劑,因其退燒作用的機轉(降低溫度中樞的設定)反而對身體不利。 4.立即送醫治療。
你好! 中暑急救方法有: 1、轉移病人,迅速將病人移至陰涼、通風的地方,用紙扇或電風扇,同時踮高頭部,解開衣領褲帶,以便於呼吸和散熱。 2、物理降溫:用冷水或稀釋至40%的已醇(酒精)擦身,或用冷水淋濕的毛巾或冰袋、冰塊置於病人頸部、腋窩和大腿根部腹股溝處等大血管部位,幫助病人散熱 3、使用藥物:在額部、顳部擦試清涼油、風油精等提神醒腦藥、或服用人丹、十滴水,等解署藥 4、補充體液:病人蘇醒後,給淡糖鹽水以補充體液的損失 5、呼叫120:病人病情嚴重時,要打120急救。
中暑是指在高溫和熱輻射的長時間作用下,機體體溫調節障礙,水、電解質代謝紊亂及神經系統功能損害的症狀的總稱。顱腦疾患的病人,老弱及產婦耐熱能力差者,尤易發生中暑。 進入中暑專題 病因 中暑的原因有很多,在高溫作業的車間工作,如果再加上通風差,則極易發生中暑;農業及露天作業時,受陽光直接暴曬,再加上大地受陽光的暴曬,使大氣溫度再度升高,使人的腦膜充血,大腦皮層缺血而引起中暑,空氣中濕度的增強易誘發中暑;在公共場所、家族中,人群擁擠集中,產熱集中,散熱困難。 症狀 1、發熱、乏力、皮膚灼熱、頭暈、噁心、嘔吐、胸悶。 2、煩躁不安、脈搏細速、血壓下降。 3、重症病例可有頭痛劇烈、昏厥、昏迷、痙攣。 臨床分類 1、先兆中暑:高溫環境下出現大汗、口渴、無力、頭暈、眼花、耳鳴、噁心、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四肢發麻等,體溫不超過38℃。 2、輕度中暑:上述症狀加重,體溫在38℃以上,面色潮紅或蒼白,大汗,皮膚濕冷,脈搏細弱,心率快,血壓下降等呼吸及迴圈衰竭的症狀及體征。 3、重度中暑: (l)中暑高熱:體溫調節中樞功能失調,散熱困難,體內積熱過多所致。開始有先兆中暑症狀,以後出現頭痛、不安、嗜睡、甚至昏迷。面色潮紅,皮膚乾熱。血壓下降,呼吸急促,心率快。體溫在 40℃以上。 (2)中暑衰竭:由於大量出汗發生水及鹽類丟失引起血容量不足。臨床表現為面色蒼白,皮膚濕冷,脈搏細弱,血壓降低,呼吸快而淺,神志不清,腋溫低,肛溫在38.5℃左右。 (3)中暑痙攣:大量出汗後只飲入大量的水,而未補充食鹽,血 鈉及氯降低,血鉀亦可降低。患者口渴,尿少。肌肉痙攣及疼痛,體溫正常。 (4)日射病:因過強陽光照射頭部,大量紫外線進入顱內,引起顱內溫度升高(可達41~42℃),出現腦及腦膜水腫、充血。故發生劇烈的頭痛,頭暈,噁心,嘔吐,耳鳴,眼花,煩躁不安,意識障礙,嚴重者發生抽搐昏迷。體溫可輕度升高。上述情況有時可合併出現。 檢查 1、血常規、尿常規、糞常規。 2、肝功能、腎功能、電解質及無機元素檢測。 3、心血管檢查。 4、CT檢查。 5、血液氣體及酸堿平衡指標的檢測。 治療 1、立即移至陰涼處或空調室中,並給予物理降溫,重症者迅速降溫,頭部戴冰帽、頸兩側、腋下腹股溝大動脈附近放冰袋,靜脈注射複方氯丙嗪。 2、糾正水、電解質平衡。 3、防治合併症控制感染。 回答者:yyfreeliang - 魔界至尊 十八級 5-27 09:28 中暑 炎炎夏日,人們會排出很多汗水,體內的水分、鹽分和維生素消耗得也多,如果不能夠及時地補充,就會造成體內電解質紊亂,導致中暑或者虛脫。失水早期會出現口渴、尿少的症狀。這實際上是身體發出的報警信號,及時喝一些水,症狀很快就能緩解。如果對這些警報視而不見,則會繼續發展以致面部潮紅、皮膚粘膜乾燥、彈性減低、尿液發黃、精力不集中,並出現“脫水熱”。 專家告訴我們,大部分中暑其實都是因為飲水不科學造成的。有的人在大量出汗後只喝蒸餾水或是純淨水,最後導致體內鹽分大量損失後無法及時補充,引發虛脫和昏迷。純淨水、蒸餾水中電解質,特別是鈉的含量偏低,輕度缺水時能解決問題,但在中重度缺水時如果只是一味飲用純淨水、蒸餾水,水分雖然補充了不少,可是體液也被“沖淡”了,脫水症狀並不能緩解。正確的做法是隔一段時間就喝一些水,不要等到出現脫水的症狀才喝。以飲用鹽水、富含礦物質的飲料為主。酒精、咖啡會加速虛脫,應避免。 中暑急救ABC 發生中暑時,應儘快將中暑病人送醫院急救,以免引起休克及腎臟衰竭等併發症。但在送醫院之前,仍需作一些急救處理:迅速將病人移至陰涼、通風處,墊高頭部,解開衣褲,以利於呼吸和散熱。可用冷水毛巾敷頭部,或冰袋、冰塊置於病人頭部、腋窩、大腿根部等處。將病人置於4℃到18℃的水中,並用毛巾按摩四肢皮膚,使皮膚血管擴張,加速血液迴圈,促進散熱。一般按摩15到30分鐘左右,即可把體溫降至37℃到38℃。待肛門溫度降至38℃,可停止降溫。老年人、體弱者和心血管病患者最好不用這種水中降溫法。另外取十滴水2到3滴,加適量溫水灌服,或內服仁丹兩三粒,也可起到作用。
中暑是高溫影響下的體溫調節功能紊亂,常因烈日曝曬或在高溫環境下重體力勞動所致。常見的中暑原因:正常人體溫能恒定在37。C左右,是通過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的作用,使產熱與散熱取得平衡的結果,當周圍環境溫度超過皮膚溫度時,散熱主要靠出汗,以及皮膚和肺泡表面的蒸發。人體的散熱還可通過迴圈血流,將深部組織的熱量帶至上下組織,通過擴張的皮膚血管散熱,因此經過皮膚血管的血流越多,散熱就越多。如果產熱大於散熱或散熱受阻,體內有過量熱蓄積,即產生高熱中暑。中暑按病情輕重可分為:1、先兆中暑在高溫環境下中,中暑者出現頭暈、眼花、耳鳴、噁心、胸悶、心悸、無力、口渴、大汗、注意力不集中、四肢發麻,此時體溫正常或稍高,一般不超過37.5。C。此為中暑的先兆表現,若及時採取措施如迅速離開高溫現場等,多能阻止中暑的發展。2、輕度中暑除有先兆中暑表現外,還有面色潮紅或蒼白、噁心、嘔吐、氣短、大汗、皮膚熱或濕冷、脈搏細弱、心率增快、血壓下降等呼吸、迴圈衰竭的早期表現,此時體溫超過38。C。3、重度中暑除先兆中暑、輕症中暑的表現外,並伴有昏厥、昏迷、痙攣或高熱。4、重度中暑還可繼續分為:中暑高熱,即體內大量熱蓄積。中暑者可出現嗜睡、昏迷、面色潮紅、皮膚乾熱、無汗、呼吸急促、心率增快、血壓下降、高熱,體溫可超過40度。中暑衰竭,即體內沒有大量積熱。中暑者可出現面色蒼白、皮膚濕冷、脈搏細弱、呼吸淺而快、暈厥、昏迷、血壓下降等。中暑痙攣:即與高溫無直接關係,而發生在劇烈勞動與運動後,由於大量出汗後只飲水而未補充鹽分,導致血鈉、氯化物降低,血鉀亦可降低,而引起陣發性疼痛性肌肉痙攣(俗稱抽筋),口渴,尿少,但體溫正常。日射病:即強烈的陽光照射頭部,造成顱內溫度增高。中暑者出現劇烈頭痛、頭暈、噁心、嘔吐、耳鳴、眼花、煩躁不安、神志障礙,重者發生昏迷,體溫可輕度增高。中暑時的緊急救護:脫離高溫環境,迅速將中暑者轉移至陰涼通風處休息。使其平臥,頭部抬高,松解衣扣。補充液體:如果中暑者神志清醒,並無噁心、嘔吐,可飲用含鹽的清涼飲料、茶水、綠豆湯等,以起到既降溫、又補充血容量的作用。人工散熱:可採用電風扇吹風等散熱方法,但不能直接對著病人吹風,防止又造成感冒。冰敷:亦可頭部冷敷,應在頭部、腋下、腹股溝等大血管處放置冰袋(用冰塊、冰棒、水激淩等放入塑膠袋內,封嚴密即可),並可用冷水或30%酒精擦浴直到皮膚發紅。每10—15分鐘測量1次體溫。中暑野外防患措施及事後的緊急處理要點戶外運動者到山野,往往奔放追逐,而長時間曝曬在猛烈的陽光下,體內的熱溫未能充分散發,使體溫升高,腦內部的體溫調節中樞連受破壞而停止活動,這就是中暑。中暑者頭痛、發高燒、嘔吐或昏倒,有時會造成死亡,因此野外活動者不可不注意防範及急救,最好戴上遮陽帽,並防止曝露在陽光下太久。萬一有中暑現象,應該趕快急救,以免虛脫而斃。首先,將病者移到陰涼的地方,鬆開或脫掉他的衣服,讓他舒適地躺著,用東西將頭及肩部墊高。次以冷濕的毛巾覆在他的頭上,如有水袋或冰袋更好。將海綿浸漬酒精,或毛巾浸冷水,用來擦拭身體,儘量扇涼以降低他的體溫到正常溫度。最後測量他的體溫,或觀察患者的脈搏率,若在每分鐘110以下,則表示體溫仍可忍受,若達到110以上,應停止使用降溫的各種方法,觀察約10分鐘後,若體溫繼續上升,再重新給予降溫。恢復知覺後,供給鹽水喝,但不能給予刺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