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膽紅素正常值
總膽紅素正常值,總膽紅素主要用來診斷是否有肝臟疾病或膽道是否發生異常,總膽紅素正常值在3.4~20.5μmol/L之間,17.1-34.2μmol/L可視為隱性黃疸;34.2-170μmol/L之間為輕度黃疸;170-340μmol/L為中度黃疸;大於340μmol/L則為重度黃疸。紅細胞增多症、新生兒黃疸、內出血、輸血後溶血性黃疸、急性黃色肝萎縮。先天性膽紅素代謝異常(Crigler-Najjar綜合征、Gilbert綜合征、Dubin-Johnson綜合征)、果糖不耐受等,以及攝入水楊酸類、紅黴素、利福平、孕激素、安乃近等藥物。
總膽紅素正常值,臨床上主要用於診斷肝臟疾病和膽道梗阻,當血清總膽紅素有很大增高時,人的皮膚、眼睛鞏膜、尿液和血清呈現黃色,故稱黃疸。當肝臟發生炎症、壞死、中毒等損害時均可以引起黃疸,膽道疾病及溶血性疾病也可以引起黃疸。以直接膽紅素升高為主常見於原發性膽汁型肝硬化、膽道梗阻等。以間接膽紅素升高為主常見於溶血性疾病、新生兒黃疸或者輸血錯誤等。肝炎與肝硬化病人的直接膽紅素與間接膽紅素都可以升高。總膽紅素增高,見於中毒性或病毒性肝炎、溶血性黃疸、惡性貧血、陣發性血紅蛋白尿症。
總膽紅素正常值,常人每日生成膽紅素約250~350mg,其中80%~85%來自迴圈中衰老的紅細胞(紅細胞平均壽命120天),衰老的紅細胞在脾、骨髓或肝內被裂解,釋出血紅蛋白(每日4~6g),血紅蛋白中的血紅素在“血紅素加氧酶”作用下轉變為膽綠素,膽綠素再在“膽綠素還原酶”催化成膽紅素(1克血紅蛋白能生成34mg膽紅素)。這時的膽紅素尚未與肝臟中的葡萄糖醛酸結合,稱非結合型膽紅素(脂溶性間接膽紅素),如果與葡萄糖醛酸結合則成為結合型膽紅素(直接膽紅素)
總膽紅素正常值,結合型膽紅素經膽汁分泌進入腸道,在回腸末端和結腸內經細菌作用而被還原成尿膽原,多數尿膽原隨糞便排出,小部分尿膽原(10%~15%)被腸粘膜重新吸收,經門靜脈而達肝臟,其中小部分經腎臟隨尿排出,這就是我們尿中所檢測到的尿膽原。正常人血清總膽紅素定量測定結果應低於17μmol/L,包括直接和間接膽紅素,其中直接膽紅素占血清總膽紅素的比值應小於35%.當血清總膽紅素超過34μmol/L時可出現鞏膜、皮膚的黃染。總膽紅素的檢測能確定有無黃疸、黃疸的程度及黃疸的類型,對於黃疸的診斷與鑒別有很重要的價值。
總膽紅素正常值,當肝細胞發生病變時,或者因膽紅素不能正常地轉化成膽汁,使肝內的膽管受壓,排泄膽汁受阻,使血中的總膽紅素高,這時就發生了肝細胞性黃疸,這種病症表明乙肝病毒已經嚴重威脅到了人體的身體健康,一定要及時的治療。新生兒生理性黃疸,是在出生時出現上半身皮膚黃染的症狀,其它沒有不適,經過幾周會自行消退,一般對新生兒沒什麼影響,長期飲酒、劇烈運動等都是有可能引起總膽紅素偏高,生理性原因引起的總膽紅素偏高一般都會在調節後自行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