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硬化會引起胃癌嗎
目前認為下列因素與胃癌的發生有關:
(一)環境因素 不同國家與地區發病率的明顯差別說明與環境因素有關,其中最主要的是飲食因素,
食鹽可能是外源性胃癌誘發因素之一,居民攝入食鹽多的國家胃癌發病率也高,亞硝胺類化合物已成功地在動物體內誘發胃癌,薰制的魚肉含有較多的3,4-苯並芘(benzopyrene);發黴的食物含有較多的真菌毒素;大米加工後外面覆有滑石粉,其化學性質與結構都與石棉纖維相似,上述物質均被認為有致癌作用,
(二)遺傳因素 某些家庭中胃癌發病率較高,一些資料表明胃癌發生於A血型的人較O血型者為多,
(三)免疫因素 免疫功能低下的人胃癌發病率較高,可能機體免疫功能障礙,對癌症的免疫監督作用下降,在胃癌發生中有一定意義,
(四)癌前期變化 所謂癌前期變化是指某些具有較強的惡變傾向的病變,這種病變如不予以處理,有可能發展為胃癌,癌前期變化包括癌前期狀態(precancerous conditions)與癌前期病變(precancerous lesions),
1.胃的癌前期狀態
(1)慢性萎縮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與胃癌的發生率呈顯著的正相關,
(2)惡性貧血:惡性貧血患者中10%發生胃癌,胃癌的發生率為正常人群的5~10倍,
(3)胃息肉:腺瘤型或絨毛型息肉雖然占胃息肉中的比例不高,癌變率卻為15%~40%,直徑大於2cm者癌變率更高,增生性息肉多見,而癌變率僅1%,
(4)殘胃:胃良性病變手術後殘胃發生的癌瘤稱殘胃癌,胃手術後特別在術後10年開始,發生率顯著上升,
(5)良性胃潰瘍:胃潰瘍本身並不是一個癌前期狀態,而潰瘍邊緣的粘膜則容易發生腸上皮化生與惡變,
(6)巨大胃粘膜皺襞症(Menetrier病):血清蛋白經巨大胃粘膜皺襞漏失,臨床上有低蛋白血症與浮腫,約10%可癌變,
2.胃的癌前期病變
(1)異形增生與間變:前者亦稱不典型增生,是由慢性炎症引起的可逆的病理細胞增生,少數情況不可發生癌變,胃間變(anaplasia)則癌變機會多,
(2)腸化生:有小腸型與大腸型兩種,小腸型(完全型)具有小腸粘膜的特徵,分化較好,大腸型(不完全型)與大腸粘膜相似,又可分為2個亞型:Ⅱa型,能分泌非硫酸化粘蛋白;Ⅱb型能分泌硫酸化粘蛋白,此型與胃癌發生關係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