窒息吧
窒息的原因很多,窒息的急救應根據其病因進行救護。解除了氣道阻塞和引起缺氧的原因,部分病人可以迅速恢復。具體措施如下:1.呼吸道阻塞的救護 將昏迷病人下頜上抬或壓額抬後頸部,使頭部伸直後仰,解除舌根後墜,使氣道暢通。然後用手指或用吸引器將口咽部嘔吐物、血塊、痰液及其他異物挖出或抽出。當異物滑入氣道時,可使病人俯臥,用拍背或壓腹的方法,拍擠出異物。2.頸部受扼的救護 應立即松解或剪開頸部的扼制物或繩索。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如病人有微弱呼吸可給予高濃度吸氧。3.濃煙窒息時救護 參見“火災的救護”。4.胸部嚴重損傷的救護 半臥位法,給予吸痰及血塊,保持呼吸道通暢,吸氧,止痛,封閉胸部開放傷口,固定肋骨骨折,速送醫院急救。
出生後即有嚴重的吸氣困難、發紺,張口或啼哭時則發紺減輕或消失。閉口和吸奶時又有呼吸困難。由於患者餵奶困難以致造成體重不增或嚴重營養不良。根據上述表現,懷疑本病時可用壓舌板把舌根壓下,患兒呼吸困難即解除。或在維持患兒張口的情況下,用細導管自前鼻孔插入觀察能否進入咽部或用聽診器分別對準新生兒的左右鼻孔,聽有否空氣沖出,亦可用棉花絲放在鼻前孔,觀察是否擺動,以判斷鼻孔是否通氣。也可用少量龍膽紫或美蘭自前鼻孔注入,觀察可否流至咽部。必要時用碘油滴入鼻腔後作X線檢查。
窒息(asphyxia):人體的呼吸過程由於某種原因受阻或異常,所產生的全身各器官組織缺氧,二氧化碳瀦留而引起的組織細胞代謝障礙、功能紊亂和形態結構損傷的病理狀態稱為窒息。當人體內嚴重缺氧時,器官和組織會因為缺氧而廣泛損傷、壞死,尤其是大腦。氣道完全阻塞造成不能呼吸只要1分鐘,心跳就會停止。只要搶救及時,解除氣道阻塞,呼吸恢復,心跳隨之恢復。但是,窒息是危重症最重要的死亡原因之一。 電影《窒息》講述的是一位攝影師,在一次事故後產生了殺妻的幻覺,並且在片中一直“有種精神掙扎的過程”。
1 機械性窒息,因機械作用引起呼吸障礙,如縊、絞、扼頸項部、用物堵塞呼吸孔道、壓迫胸腹部以及患急性喉頭水腫或食物吸入氣管等造成的窒息;2 中毒性窒息,如一氧化碳中毒,大量的一氧化碳由呼吸道吸入肺,進入血液,與血紅蛋白結合成碳氧血紅蛋白,阻礙了氧與血紅蛋白的結合與解離,導致組織缺氧造成的窒息;3 病理性窒息,如溺水和肺炎等引起的呼吸面積的喪失;④腦迴圈障礙引起的中樞性呼吸停止;⑤新生兒窒息及空氣中缺氧的窒息(如關進箱、櫃內,空氣中的氧逐漸減少等)。其症狀主要表現為二氧化碳或其他酸性代謝產物蓄積引起的刺激症狀和缺氧引起的中樞神經麻痹症狀交織在一起。
1 因二氧化碳分壓升高、引起短時間內呼吸中樞興奮加強,繼而呼吸困難,喪失意識;2 全身痙攣,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心動徐緩,流涎,腸運動亢進;3 痙攣突然消失,血壓降低,呼吸逐漸變淺而徐緩,產生喘息,不久呼吸停止。發生窒息現象時,若患者心臟微微搏動,應立即排除窒息原因並施行人工呼吸。喪失搶救時機必然使心臟停搏,瞳孔散大,全身反射消失,最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