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後肌肉萎縮
肌肉萎縮是指橫紋肌營養障礙,肌肉纖維變細甚至消失等導致的肌肉體積縮小。病因主要有:神經源性肌萎縮、肌源性肌萎縮 、廢用性肌萎縮和其他原因性肌萎縮 。肌肉營養狀況除肌肉組織本身的病理變化外,更與神經系統有密切關係。脊髓疾病常導致肌肉營養不良而發生肌肉萎縮。肌萎縮患者由於肌肉萎縮、肌無力而長期臥床,易併發肺炎、褥瘡等,加之大多數患者出現延髓麻痹症狀,給患者生命構成極大的威脅。肌萎縮患者除請醫生治療外,自我調治十分重要。
手術後 肌肉萎縮中醫療法肌萎縮患者由於肌肉萎縮、肌無力而長期臥床,易併發肺炎、褥瘡等,加之大多數患者出現延髓麻痹症狀,給患者生命構成極大的威脅。肌萎縮患者除請醫生治療外,自我調治十分重要。中醫治療肌肉萎縮應辨別虛損臟腑,以扶正為主兼顧祛邪,佐以疏風散寒化濕、清熱、理氣化瘀通絡。扶正以健脾益腎為要,貴在辯證精當,療程要長,緩緩圖功,以時間來換取療效。早期治療應以健脾益氣為主,中期重在補脾益腎,後期滋養肝腎,養陰益氣為要。
手術後 肌肉萎縮患者的保健1、保持樂觀愉快的情緒。較強烈的長期或反復精神緊張、焦慮、煩燥、悲觀等情緒變化,可使大腦皮質興奮和抑制過程的平衡失調,使肌跳加重,使肌萎縮發展。2、合理調配飲食結構。肌萎縮患者需要高蛋白、高能量飲食補充,提供神經細胞和骨骼肌細胞重建所必需的物質,以增強肌力、增長肌肉,早期採用高蛋白、富含維生素、磷脂和微量元素的食物,並積極配合藥膳,如山藥、苡米、蓮子心、陳皮、太子參、百合等,禁食辛辣食物,戒除煙、酒。中晚期患者,以高蛋白、高營養、富含能量的半流食和流食為主,並採用少食多餐的方式以維護患者營養及水電解質平衡。3、勞逸結合。忌強行性功能鍛煉,因為強行性功能鍛煉會因骨骼肌疲勞,而不利於骨骼肌功能的恢復、肌細胞的再生和修復。4、嚴格預防感冒、胃腸炎。肌萎縮患者由於自身免疫機能低下,或者存在著某種免疫缺陷,肌萎縮患者一旦感冒,病情加重,病程延長,肌萎無力、肌跳加重,特別是球麻痹患者易併發肺部感染,如不及時防治,預後不良,甚至危及患者生命。5、胃腸炎可導致腸道菌種功能紊亂,尤其病毒性胃腸炎對脊髓前角細胞有不同程度的損害,從而使肌萎縮患者肌跳加重、肌力下降、病情反復或加重。肌萎縮患者維持消化功能正常,是康復的基礎。
手術後 肌肉萎縮現代臨床認為: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因為不運動或很少運動,導致肌肉很少收縮,則退化;另一種是因為營養不良,導致肌組織蛋白被分解,引起萎縮。引起第一種的原因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受傷後臥床,肌肉長時間休息,沒有適量的收縮運動導致;另外就是神經損傷導致肌肉無法收縮。引起第二種的原因一般為營養攝入不足或營養結構不平衡導致機體蛋白供應不足,引起萎縮。根據中醫理論,本病的發生,大多是脾腎虧虛或中氣不足所致。其病機為正虛為本,脾腎肝虧、氣血不足。初病在脾,進而損及肝腎,每因六淫、勞倦、情志而誘發。中醫認為:脾為後天之本,氣血化生之源,營養五臟六腑、肌肉筋骨,且脾主肌肉,脾胃虛弱,則氣血生化不足,肌肉無以營養而發病;腎為先天之本,主藏精、主骨生髓,先天稟賦不足,精虧血少不能營養肌肉筋骨,逐漸出現肌肉無力、萎縮;肝藏血,主筋,主一身運動,且“肝腎同源”。因此,我們主張:脾、腎、肝虧虛是本證發生的根本所在。
食療保健 抗污染食物清除污染物。現代環境污染日趨嚴重,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常食下列具有抗污染作用的食品。 木瓜:富含木瓜蛋白酶,可分解體內的廢物和積累的脂肪鹼性食物,清除酸性成分。 海帶:含有豐富的海帶絞質,可加快侵入體內的放射性物質排出。 大蒜:其中的特殊成分可使體內鉛濃度下降。 蘑菇:能清潔血液,排泄毒性物質,經常食用可淨化體內環境。 胡蘿蔔:含大量果膠,可與重金屬汞結合,生成新物質排出體外。 綠豆:能幫助排出侵入體內的各種毒物,包括各種重金屬及其他有害物質,促進人體的正常代謝。 黑木耳:其中的特殊成分可幫助消化棉、麻、毛纖維物質。 豬血:含有大量血漿蛋白,經過人體胃酸和消化酶分解後,與侵入胃腸道的粉塵、有害金屬微粒發生化學反應,變為不易吸收的廢物而被排出體外。 正常情況下,人體血液中鹼性略佔優勢,如果酸性成分過多,就會成為多種疾病的溫床。日常食物如禽、畜、魚、蛋類、糖、米、面等,在體內的代謝產物可使血液偏酸,因而,應多進食蔬菜、海帶、水果、奶類等含鹼性成分多的食物,以保證血液維持在略偏鹼性的正常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