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一歲拉肚子
問題 【中耳炎】 【歸檔】 14年08月26日

一歲拉肚子

問題描述 寶寶1歲多了,已經不讓他喝奶粉了。一般讓他吃饅頭,麵條類得東西,他也很喜歡吃。可是就是經常拉肚子。一歲寶寶經常拉肚子怎麼辦?
網友回答
2014年08月26日 14:07

不是因為吃壞了東西腹瀉的話,就不要輕易吃藥,寶寶安全最重要,可以用丁桂兒臍貼,就是倪萍做廣告的那個,還要記得多喝水防止脫水。可以給寶寶喂一點熟蘋果,把蘋果切塊放在粥裡燒,熟蘋果是有調節腸胃收幹大便的作用的,還可以給孩子喂熟的蘋果泥。 熟蘋果泥製造方法,拿一個蘋果去皮去核,切塊放入攪拌機打碎,放入微波爐內高火兩分鐘,拿出攪拌一下,再高火兩分鐘,這個時候蘋果泥是呈現果凍狀的,待涼喂寶寶,如果蘋果不夠甜孩子不愛吃,可以加入葡萄糖。 還要注意的是如果是母乳餵養,寶寶媽媽也應該注意不要著涼了,不要在剛吃完涼食以後馬上喂寶寶,這也會引起寶寶拉肚子. 寶寶腹瀉問題全指南 每個嬰幼兒由於排便習慣不同,每天的排便次數也會不同。臨床上,出生6個月內的寶寶,每天排便在6、7次之內,6-12個月的寶寶,每天排便約2、3次,都屬於正常現象。另外,寶寶會因遺傳、個性、體質和進食內容不同等因素,有不同的排便性狀,但只要每天能維持固定的排便習慣,且沒有特別異常的現象,就可不必過於擔心。 1.解析寶寶腹瀉 如果寶寶排便次數增多、便便的顏色以及性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那麼,媽媽們就要加以注意了。根據臨床表現,寶寶的腹瀉可分為輕度腹瀉和重度腹瀉。 輕度腹瀉: 寶寶大便每天約3~10次,黃色或綠色,稀糊狀或蛋花湯樣,常見白色或黃白色奶瓣或泡沫,有酸味,偶爾有噁心、嘔吐。寶寶精神狀態好,體重輕度下降,體溫大多正常,偶有低熱,無明顯脫水症狀。這樣的情況多數是因為進食不當、消化不良或者著涼所導致的非細菌感染性的腹瀉。 便便解析: 寶寶的消化系統尚未發育成熟,神經系統調節功能也不完善,人工餵養的寶寶添加輔食過快,改變了飲食的種類或者轉奶等突然的改變超過消化道的承受能力時,會增加消化道的負擔,引起消化功能紊亂而導致腹瀉。也可能是氣候的變化或者護理不當引起的。 便便應對,教您6招: 1) 餵養應定時、定量。按時逐步增添輔食,但不宜過早、過多添加澱粉類或脂肪類食物,也不宜突然改變輔食的種類。可以給寶寶加喂些蘋果汁和胡蘿蔔水,以達到收斂腸道內過多水分的目的。 2) 轉奶的過程應該循序漸進,切忌速戰速決。一般轉奶需要2周的時間,第一次轉奶應從每天的中間餐數開始,然後每隔幾天增加一次轉奶的餐數,直到完全轉為新的奶粉。考慮到寶寶的體質各不相同,轉奶的步驟也可因人而宜,酌情調整。 3)注意氣候變化,及時增減衣服,注意腹部的保暖。每次便便後,都要用溫水清洗寶寶的肛周,勤換尿布,及時處理糞便並洗手消毒,以免重複感染。同時加強體格鍛煉,預防感冒、肺炎、中耳炎等疾病。 4)如果是在母乳轉換配方奶粉的過程中出現情況,應注意觀察餵食配方奶粉嬰兒的大便,通常呈糊狀或條狀軟便,顏色有黃色,也有綠色。一般來說,每一個寶寶便便的情況都不太一樣,只要寶寶的飲食、生活起居正常,生長發育一直很好,父母不必為寶寶排便的次數、形狀及顏色太過於操心。 5)一旦出現水樣的便便,應提防輪狀病毒性腹瀉,又稱秋季腹瀉,是一種好發於秋季的感染性腸炎,絕大多數患兒是因為感染了輪狀病毒後才發病的。此病是一種自限疾病,病程3-8天,主要治療是補液和抗病毒以及對症治療。 6)偏食澱粉或糖類食物過多時,可使腸腔中食物增加發酵,產生的大便呈深棕色的水樣便,並帶有泡沫。父母可適當調整寶寶的飲食,減少澱粉或糖類食物的攝入。 以上幾種情況多是輕度非細菌感染性腹瀉的表現,媽媽們不要過於擔心,只要根據寶寶的實際情況找到原因,合理調整飲食,恰當護理,好好調整,寶寶在2—3周內自然會恢復。 掌握就醫時機: 嬰幼兒腹瀉病情變化快,寶寶的耐受力差,應謹慎對待。如果寶寶腹瀉超過3天,病情仍不見好轉,出現以下任何一種症狀,應立即帶寶寶去醫院就診。 1) 腹瀉次數和量增加 2) 頻繁嘔吐 3) 明顯口渴 4) 不能正常飲食 5) 發熱 6) 大便帶血 中重度腹瀉: 除了與細菌感染有關外,可能是輕度腹瀉加重所致。如果寶寶排便頻繁,每日便便十次至數十次 。便中水分增多,偶有粘液,呈黃或黃綠色,有腥臭味。換尿布不及時者,常腐蝕臀部皮膚,表皮剝脫而發紅。食欲低下,常伴嘔吐。多有不規則低熱,重者高熱。上述這些情況都可能是細菌感染導致的。感染性腹瀉主要是由於致病微生物所致。 對症支招: 應速到醫院就診,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千萬不可以自行用藥。治療掌握四原則:讓胃腸適當休息、控制感染、糾正水與電解質紊亂、良好的護理。 區分寶寶生理性與病理性腹瀉: 大便次數多,消化不好,含水量較多,都稱之為腹瀉。但嬰兒腹瀉,有的是病,可有的卻不是病.通常腹瀉又可分為生理性腹瀉和病理性腹瀉。 2. 莫為寶寶的生理性腹瀉而發愁 有的媽媽只要寶寶的便便有所增加,就認為是腹瀉,就開始給寶寶喂藥,其實這裡面存在著誤區。有時寶寶發生腹瀉並不是由於疾病,而可能是由於飲食、天氣以及生活習慣的改變等所致,這屬於生理性腹瀉。 生理性腹瀉 : 有些寶寶尤其是純母乳餵養的,會在餵奶後後24小時排便5—10次,大便鬆散,有奶塊或少量粘液 。除腹瀉外,寶寶無其它異常情況,精神愉快、食欲正常、睡眠安穩,體重按正常速率增加,無脫水表現,大便化驗無異常。另外部分生理性腹瀉可能是對新食物不適應,一般出現在奶粉的轉換或者飲食不當等。對此父母不必擔心,只要您悉心照顧,加之寶寶對轉奶或飲食的逐漸適應,寶寶的便便就會好轉的。 切莫遺漏病理性腹瀉 若寶寶發生腹瀉反應,請仔細觀察寶寶便便的性狀、精神狀況、尿量、體重增長的情況,並且要取嬰兒的新鮮大便進行常規檢查,經醫生檢查後,方可診斷為生理性腹瀉。 3. 如何護理腹瀉寶寶 寶寶拉稀,又臭又髒,還不停地哭鬧。在家中,父母該如何護理呢? 1)及時補充液體 護理腹瀉寶寶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及時補充液體,防止因大便中的水分丟失過多而發生脫水。可隨時喂水、米湯、果汁,最好喂服口服補液鹽。口服補液鹽內含有葡萄糖、氯化鈉、氯化鉀、枸櫞酸鈉等成分,可補充因腹瀉、嘔吐所丟失的電解質及體液,調節人體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 服用方法是將一小袋從藥房購來的口服補液鹽按指示用液體沖調至要求的濃度,在一天內分多次服用。服用量的多少以“丟失多少,補充多少”為原則。 還可以給寶寶喝些胡蘿蔔汁。鮮胡蘿蔔250克洗淨切碎入鍋,加細鹽3克,適量水煮爛後去渣取汁,每天分2~3次服用,有健脾消食止瀉作用。 2)及時調整飲食 腹瀉寶寶飲食治療的原則是:調整飲食、繼續進食。母乳餵養的寶寶應繼續母乳餵養,若寶寶不是母乳餵養,可用其日常食用的奶或乳製品繼續餵養。6個月以上的寶寶可繼續吃已習慣的平常飲食,如蘋果泥,每天2~3次,每次30~60克;蘋果湯,蘋果1個洗淨切碎,加鹽0.8~0.9g克,糖5克,水250毫升共煎湯分2~3次飲用,蘋果內含有鞣酸,具有止瀉作用。還可以喂些粥、麵條、雞蛋、蔬菜等。但加工要細、使之容易消化。避免在腹瀉時變化食物品種或給予不易消化的食物。 3)做好消毒衛生 護理感染性腹瀉的寶寶,應做好消毒隔離,食具、水杯、水瓶要經常消毒。衣物要勤洗、勤曬。護理寶寶後的雙手應反復清洗後,再做其它事情。 4)保護好寶寶的小屁屁 由於寶寶排便的次數增加了許多,所以會不斷地污染小屁屁。而且,腹瀉時排出的糞便對皮膚刺激較大。因此,寶寶每次排便後,媽媽都要用溫水(儘量不要用肥皂或消毒液)清洗小屁屁,最好用柔軟清潔的棉尿布,且要勤換洗,以免發生紅臀及尿路感染。如果小屁屁發紅了,應將它暴露在空氣中自然乾燥,然後塗抹一些尿布疹膏。 5)注意觀察記錄 護理過程中應注意觀察並記錄大便次數、性狀、顏色及量的變化,為醫生制定治療計畫提供依據;還要注意觀察病情,如果寶寶在家治療護理期間病情不見好轉,出現水樣便次數頻繁,口渴明顯,雙眼凹陷,尿量明顯減少等脫水表現及高熱等症狀,應帶寶寶到醫院做進一步治療。 6)腹部保暖切莫忘 腹瀉的寶寶往往因腸道痙攣引起腹痛,腹部保暖可緩解腸道痙攣,達到減輕疼痛的目的。寶寶睡覺時應蓋好腹部,防止受涼;環境溫度過低時,可用熱水袋熱敷,但應掌握溫度避免燙傷寶寶;喝些熱飲料或用溫手揉摸寶寶的腹部。 請注意觀察,寶寶有無食用某種食品後發生的特異性腹瀉,若有,請就醫以排除食源性、過敏性疾病。

2014年08月26日 14:07

兒童腹瀉是指由於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數增多和大便性狀改變為特點的消化道綜合征,輕型腹瀉以胃腸道症狀為主,無脫水以及全身中毒症狀,多為飲食性及腸道外感染引起,建議您給寶寶服用一段時間兒瀉停顆粒,能夠抑制細菌清熱燥濕,固腸止瀉,調節腸道運動和免疫力,並可以清除自由基,吸附腸道毒素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