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性健康隱球菌病的中醫治療
問題 【愛滋病】 【歸檔】 15年05月03日

隱球菌病的中醫治療

問題描述 我感冒18天了未見好轉,懷疑自己感染了新型隱球菌,感冒多天未見好,咳嗽,吐痰,體溫37,有隱球病接觸史,懷疑自己也感染了隱球菌病,去什麼醫院看哪個科,需要做什麼檢查?一般醫生沒有聽說過這個病,我對這個不瞭解
網友回答
2015年05月03日 11:37

建議到相關醫院呼吸內科就診,不象你想像的那麼嚴重。會好的,放心吧隱球菌屬包括17個種和18個變種,其中僅新生隱球菌及其變種具有致病性。新生隱球菌幾乎全部經肺入侵而感染人體,90%病損僅局限於肺部,10%可經血行傳播擴散至其他器官。中樞神經系統及皮膚是最常見的繼發感染的部位,該菌易侵犯中樞神經系統可能與腦脊液中存在的天門冬素及肌酐有助於菌生長有關。本病傳播途徑尚未闡明,當機體免疫力下降時,病原菌可直接侵入並引起血行傳播,故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或糖皮質激素的患者、愛滋病、白血病等患者易患本病。1.一般治療(1)積極治療原發病,去除病因。(2)嚴格掌握抗生素、糖皮質激素和免疫抑制劑的用藥指征。(3)加強護理和支持療法。

2015年05月03日 11:37

通常認為,新生隱球菌是本病惟一病原菌。該菌廣泛分佈於自然界中,從人的皮膚、土壤、灰塵、鴿糞中都能找到。在大城市中,掉落在窗臺的鴿糞常成為傳染源。隱球菌屬包括17個種和18個變種,其中僅新生隱球菌及其變種具有致病性。新生隱球菌是圓形的酵母型菌,周圍有寬闊的莢膜,稱厚莢膜。菌體內有一個或多個反光顆粒,為核結構。部分菌體可見出芽,但不形成假菌絲。非致病性隱球菌無莢膜。新生隱球菌在沙保培養基和血瓊脂培養基上,於25℃和37℃均能生長,非致病性隱球菌則在37℃不能生長。培養數日形成酵母型菌落,表面黏稠,初為乳白色,後轉變成橘黃色。此菌能分解尿素可與假絲酵母菌區別。人與動物均可感染。近年發現,其他隱球菌亦可致病,如羅倫特隱球菌、加特隱球菌等抗真菌治療可選用氟康唑、伊曲康唑、氟胞嘧啶、兩性黴素B及其脂質體等。對於嚴重患者,予靜脈應用兩性黴素B後口服氟康唑的標準治療方法。在無愛滋病的輕症患者,氟康唑口服,連用8~10周可能有效。在其他抗真菌藥效果不佳時,伏立康唑有一定的治療效果。卡泊芬淨對本病作用有限。對皮膚黏膜隱球菌病出全身用藥外,還應輔以局部處理。(1)兩性黴素B 兩性黴素B為多烯類抗生素,與真菌胞膜上的固醇類結合,改變膜的通透性,使菌體破壞,起殺菌作用。是目前治療隱球菌病、組織胞漿菌病和全身念珠菌病的首選藥物,對麯黴素菌病效果較差。1)給藥途徑 ①靜脈滴注 開始宜用小量,如無不良反應,漸增劑量,療程1~3個月。靜注時用5%葡萄糖液稀釋,濃度不超過0.05~0.1mg/ml,緩慢靜脈滴注,每劑不少於6小時滴完。濃度過高易引起靜脈炎,滴速過快可發生抽搐,心律失常、血壓驟降,甚至心跳停搏。②椎管內注射或腦室內注射 限於治療隱球菌性膜的病情嚴重或靜脈滴注失敗的病例。如有副作用可減量或暫停用藥,腦脊液內藥物過多可引起蛛網膜炎而腦脊液細胞增多,暫時性神經根炎、感覺消失、尿瀦留、甚至癱瘓、抽搐,如及早停用,大多能緩解。2)副作用 噁心、嘔吐、腹痛、發熱、寒戰、頭痛、頭暈、貧血、血小板減少,血栓性靜脈炎等,對腎、造血系統有一定毒性。為減輕副作用,可於治療前半小時及治療後3小時給阿司匹林,嚴重者可用靜脈滴注氫化可地松或地塞米松。用藥期間,應每隔3~7天檢查血、尿常規及肝、腎功能,血清肌酐>2.5mg/dl時用藥應減量,尿素氮>40mg/dl應停藥,停藥2~5周恢復正常,再從小劑量開始給藥,注射部位易發生血栓性靜脈炎,最初輸液部位宜先從四肢遠端小靜脈開始。(2)5-氟胞嘧啶 5-氟胞嘧啶是一種口服的系統性抗真菌藥物,對隱球菌和白色念珠菌有抑制作用。可與兩性黴素B合用,治療全身性隱球菌病。嬰兒劑量酌減。口服吸收良好,血清濃度高,腦脊液濃度可達血清的64%~88%,容易產生耐藥性,副作用有噁心、嘔吐、皮疹、中性粒細胞核血小板減少,肝腎損害,與兩性黴素B合用時可減少耐藥性,藥量可稍減,毒性反應可減輕,可縮短療程。(3)氟康唑 雙三唑類抗真菌藥,作用機理和抗菌譜與酮康唑相似,體內抗真菌活性比酮康唑強,生物利用度高,口服吸收好,對念珠菌、隱球菌等有抑制作用,副作用有胃腸反應,皮疹、偶致肝功能異常。(4)隱球菌莢膜的單克隆抗體治療 使用隱球菌莢膜的單克隆抗體治療隱球菌病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鼠來源的莢膜特異性單克隆抗體治療20例隱球菌病的一期臨床研究在國外已經完成,其臨床療效仍需進一步研究。Thl型細胞因數IFN一γ也被用於中樞神經系統隱球菌病的治療,目前仍需通過大規模臨床實驗驗證其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