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寶寶73天急性肺炎 腹瀉 顱內出血。怎麼治療顱內出血最有效
問題 【增高】 【歸檔】 10年07月28日

寶寶73天急性肺炎 腹瀉 顱內出血。怎麼治療顱內出血最有效

問題描述 寶寶73天急性肺炎 腹瀉 顱內出血。怎麼治療顱內出血最有效
網友回答
2010年07月30日 07:59

瞳孔對光反射 1.經常出現陣發性呼吸節律不整及呼吸暫停伴發紺。晚期出現驚厥及昏迷。面色蒼白、前囪膨隆、雙眼凝視、瞳孔不等或散大固定光反射消失。極度嚴重者可死于產程中或生後僅有微弱心跳,雖經積極復蘇最後仍告無效。 2.存活者常有神經系統後遺症。 新生兒顱內出血-診斷 紅細胞皺縮 1.病史 孕齡不滿32周,體重不足1500g,易發生腦室管膜下出血及腦室出血,發病率可達40%~50%。多發生於三日以內。 2.臨床表現 常無興奮過程,而抑制症狀明顯,如拒奶、嗜睡、反應低下、肌張力低下、擁抱反射消失。經常出現陣發性呼吸節律不整及呼吸暫停,伴發紺。晚期出現驚厥及昏迷。面色蒼白、前囪膨隆、雙眼凝視、瞳孔不等或散大固定、光反射消失。 3.輔助檢查 新生兒顱內出血 (1)血紅蛋白、血小板、紅細胞壓積下降。凝血酶原時間處長,間接膽紅素增高,血氣分析呈代謝性及呼吸性酸中毒,低氧血症。 (2)腦脊液:蛛網膜下腔及腦室內出血,腦脊液呈血性,鏡檢可見皺縮紅細胞。 (3)其它:如動態觀察前囪及頭圍的變化,顱透照、頭顱B超及CT檢查等均可根據需要檢測。CT可精確瞭解病變類型、部位、出血程度,對預後做出估價,具體分度為:Ⅰ度:腦室管膜下出血;Ⅱ度:腦室出血不伴腦室擴張,以上90%存活;Ⅲ茺:腦室出血伴腦室擴張;Ⅳ充:腦室出血伴腦實質出血,其病死率50%。 新生兒顱內出血-鑒別診斷 新生兒顱內出血 顱內出血的腦性缺氧以呼吸淺表不規則或暫停為多見;而肺性缺氧以氣急、鼻煽和三凹征為主,給氧和啼哭後青紫改善;心性缺氧往往呼吸深度增加,吸氧後青紫如歸。抽搐應與窒息缺氧後腦水腫、低糖、低鈣、低鈉、低鎂血症、維生素B6依賴症、顱內畸形、感染、核黃疸等鑒別。肌張力低下應與先天愚型、重症肌無力,先天性肌弛緩綜合征、心型或肌型糖原累積病等相鑒別。 新生兒顱內出血-治療 新生兒顱內出血 1.防止繼續出血,保暖、安靜、活動、給氧,避免嚎哭加重出血,集中護理治療。注意呼吸道通暢,無嘔吐者可摾高上半身15~30度,以減顱壓,有嘔吐者為避免吸入,當以平臥、頭偏一側插胃管餵養為宜。若用靜脈液體量限制在60ml/kg·d,再按嘔吐、心腎功能情況的情加減。給維生素K15mg肌注或靜注每日一欠,連用3天,早產兒酌減,加用維生素C,其它止血劑如止血敏等皆可選用,亦可輸小量新鮮血或新鮮冷凍血漿10ml/kl補充凝血基質和糾正貧血。 2.對症處理,煩躁不安、抽搐可促使出血加重,應給氯丙嗪每次2mg/kg和苯巴比妥鈉每次5~8mg/kg交替肌注,第3~4小時一次。症狀控制後逐漸減量。亦可用負荷量苯巴比妥鈉20mg/kg靜注,以後用維持量2.5mg/kg每12小時一次。如與安定配合,止痙效果更好。如囪門飽滿顱壓明顯增 人工呼吸機 高者,需用脫水劑甘露醇,首劑0.5~0.75g/kg靜推,以扣0.25g/kg一日4次。地塞米松0.5~1mg/kg靜注,一日2~4次,有人認為能增加療效。重者可加速悄每次1mg/kg,待顱壓降低,腦水腫控制,遂可減量至停藥,一般療程為2~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