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常見疾病肛瘺是什麼
問題 【內科】 【歸檔】 16年10月17日

肛瘺是什麼

問題描述 網友性別:女
網友年齡:26歲
詳情描述:
什麼是肛瘺,最近一段時間感覺到自己的肝門附近非常的不舒服所以就去醫院做了一下檢查,發現最好的結果就是肛委,在之前的生活中從來沒有出現過這樣的情況,現在我用噶怎麼辦
網友回答
2016年10月17日 00:00

得了肛瘺,自然癒合的幾率極小,手術是主要的治療方法,在沒有做手術的時候,保持肛門部清潔衛生,可有效防止肛瘺惡化、減少疼痛,那麼,得了肛瘺怎麼辦? 1、肛門部潮濕瘙癢時,注意肛門部清潔衛生極為重要,不可抓搔,應經常用溫水泡洗肛門,最少每晚要洗一次,一般可用溫鹽水外洗,亦可選用明礬水外洗, 2、得了肛瘺怎麼辦,肛瘺發炎化膿時,如外口閉塞,可用消毒的針頭挑破外口,排出膿液,既可減輕脹痛,又可預防膿液向其他部位蔓延, 3、如肛瘺的分泌物多時,內褲要勤換、勤洗暴曬,也可用肛門帶保護肛門,以免過多污染內褲,肛門帶亦要經常換洗,不要讓膿液、分泌物積留患部, 要徹底治療肛瘺,手術是唯一的辦法,其中女性得了肛瘺以後應積極治療,一般常用掛線及切除的方法,掛線多在門診做,術前要做好配合,不要精神緊張,術前日晚間洗澡更衣,特別是肛門及周圍皮膚要用肥皂多洗幾遍,晨起將大便排淨,再清洗肛門及周圍皮膚

2016年10月17日 00:00

應該是痔瘡,可以繼續服藥, ①內痔的治療有內治和外治,內治見出血明顯者用清熱涼血祛風法,脫出明顯者用補氣升提法,腫脹癢痛明顯者用清熱祛風、除濕活血法,便秘者用通腑泄熱法或補血養血法,外治用熏洗法、外敷法、塞藥法、枯痔法等;②外痔可以內治,出現腫痛時用清熱除濕、活血散瘀法,出血明顯者用清熱涼血法;外治常用熏洗法、外敷法等;③混合痔其內治和外治的方法與內痔相同,用於內、外痔出血、腫脹癢痛的非處方藥如地榆槐角丸,槐角丸等,用於痔瘡外治的非處方藥如痔瘡外洗藥、馬應龍麝香痔瘡膏等, 〖藥名〗地榆槐角丸 〖功能與主治〗疏風潤燥,涼血瀉熱,用於痔瘡便血,發炎腫痛, 〖禁忌證〗孕婦忌服, 〖藥物相互作用〗忌食辛辣, 〖組成與規格〗地榆(炭),槐角(蜜炙),槐花(炒),大黃,黃芩,地黃,當歸,赤芍,紅花,防風,荊芥穗,枳殼(麩炒),每丸9克,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 〖藥名〗槐角丸 〖功能與主治〗涼血止血,肛裂、痔瘡、慢性結腸炎、肛瘺、肛痛、潰瘍性結腸炎等見出血症狀者可以選用, 〖禁忌證〗便秘、腸胃虛寒者不宜用, 〖組成與規格〗槐角(炒),地榆(炭),黃芩,枳殼(炒),當歸,防風,大蜜丸每丸9克,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每次6克,小蜜丸每次9克,大蜜丸每次1丸,每日2次, 〖藥名〗痔瘡外洗藥 〖功能與主治〗祛毒止癢,消腫止痛,用於痔漏、肛門痛癢, 〖藥物相互作用〗忌食辛辣食物, 〖組成與規格〗芒硝,花椒,防風,黃連,魚腥草,五倍子,甘草,每袋50克, 〖用法用量〗外用,裝入布袋,煎水熏洗, 〖藥名〗馬應龍麝香痔瘡膏 〖功能與主治〗清熱解毒,去腐生肌,用於痔瘡腫痛,肛裂疼痛, 〖慎用證〗孕婦慎用, 〖組成與規格〗麝香,牛黃,珍珠,琥珀,硼砂,冰片,爐甘石, 〖用法用量〗外用,取適量塗搽患處, 腹瀉 腹瀉是指排便次數增多,超出原有的習慣頻率,糞便稀薄,容量或重量增多,或排膿血便;急性腹瀉者起病急,排便頻繁,病程在2個月內;慢性腹瀉的病程持續或反復發生超過2個月;持續性腹瀉指腹瀉嚴重,每日超過1000克;裡急後重症狀是一種便意頻繁,常伴排便不淨的感覺與疼痛, 按致病因素分類,腹瀉有以下幾種: ①胃原性腹瀉,由胃酸過少或缺乏引起;②腸原性腹瀉,系由腸道感染、腸道炎症、腸道腫瘤、腸道消化或吸收障礙、食物中毒、化學品藥物中毒等引起;③內分泌紊亂性腹瀉;④功能性腹瀉, 起病急劇伴有發熱、腹瀉次數頻繁者多考慮是腸道感染引起,應給與抗感染治療,不應該用止瀉藥,慢性、非感染性腹瀉在針對病因治療的同時,可以應用止瀉藥,以防止機體過度脫水、水鹽代謝失調、消化障礙、營養障礙等,腸道疾病引起的嚴重疼痛在明確診斷的前提下,可以酌用解痙藥,如654-2、普魯本辛等,青光眼、前列腺肥大者慎用(解熱止痛藥或鎮痛藥無效), 中醫將腹瀉分為①食滯胃腸(腹痛腸鳴,瀉後痛減,便中挾有未消化食物,脘腹脹滿,厭食,舌苔厚膩;治療用消食導滯法);②脾胃虛弱(大便時溏時瀉,稍進油膩之物則病重,腹脹食少,面黃肢倦,舌淡苔白;治療用健脾益胃法);③腎陽虛衰(腹瀉多在黎明之時發生,腹部作痛,腸鳴即瀉,瀉後則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軟,舌淡苔白;治療用溫腎健脾、固澀止瀉法)及④感受外邪(有感受寒濕(風寒)及感受濕熱之分,感受寒濕者,腹瀉清稀,甚則如水樣,腹痛腸鳴,脘悶食少,口不渴,或兼惡寒發熱、鼻塞頭痛、肢體酸痛、舌苔白膩,治療用解表散寒、芳香化濕法;感受濕熱者,腹瀉腹痛,瀉下急迫,或瀉而不爽,糞色黃褐而腥臭,肛門灼熱,煩熱口渴,小便量少色黃,舌苔黃膩,脈濡數或滑數,治療用清熱利濕法,如葛根芩連片、香連片等), 細菌性痢疾 細菌性痢疾簡稱菌痢,是由痢疾桿菌引起的腸道傳染病,常年散發,是夏秋多見的常見病、多發病,傳染源是患者及帶菌者,病菌通過污染食物或飲水而經口傳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