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心肌炎早期症狀
問題 【肝炎】 【歸檔】 16年07月07日

心肌炎早期症狀

問題描述 我認識的一個大叔就是因為心肌炎過世的,請問心肌炎早期症狀是怎麼樣的啊?心肌炎的病因是什麼啊?應該怎麼預防?怎麼診斷?
網友回答
2016年07月07日 16:45

心肌炎的病因 心肌炎的誘發病因有很多,但主要還是由感染性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物理因素、化學因素這四種引起的。 (一)感染性因素 病毒如柯薩奇病毒、艾柯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肝炎病毒等;細菌如白喉桿菌、鏈球菌等;真菌;立克次體;螺旋體;原蟲等。其中病毒性心肌炎最常見,黴菌、寄生蟲、立克次體或螺旋體引起的心肌炎則遠比病毒和細菌性心肌炎少見。 (二)自身免疫性疾病: 是指機體對自身抗原發生免疫反應而導致自身組織損害所引起的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巨細胞性心肌炎,大多數原因不明,可能與遺傳、感染、藥物及環境等因素有關。 (三)物理因素: 如胸部放射性治療引起的心肌損傷。 (四)化學因素: 如多種藥物如一些抗菌素、腫瘤化療藥物等。

2016年07月07日 16:45

心肌炎的症狀 心肌炎可發生於各年齡的人群,以青壯年發病較多。對於感染性原因引起的心肌炎,常先有原發感染的表現,如病毒性者常有發熱、咽痛、咳嗽、嘔吐、腹瀉、肌肉酸痛等,大多在病毒感染1~3周後出現心肌炎的症狀。不論心肌炎的病因,心肌炎的臨床症狀與心肌損害的特點有關,如以心律失常為主要表現者可出現心悸、嚴重者可有黑蒙和暈厥;以心力衰竭為主要表現者可出現心力衰竭的各種症狀如呼吸困難等;嚴重者發生心源性休克而出現休克的相關表現;若炎症累及心包膜及胸膜時,可出現胸悶、胸痛症狀;有些患者亦可有類似心絞痛的表現。常見體征,竇性心動過速與體溫不相平行,也可有竇性心動過緩及各種心律失常,心界擴大者占1/3~1/2,見於重症心肌炎,因心臟擴大可致二尖瓣或三尖瓣關閉不全,心尖部或胸骨左下緣收縮期雜音,心肌損害嚴重或心力衰竭者,可聞舒張期奔馬律,第一心音減弱,合併心包炎者可聞心包摩擦音,輕者可完全無症狀,可發生猝死。

2016年07月07日 16:45

心肌炎的檢查 心肌炎的檢測方式有很多,在臨床上主要使用檢查手段如下: 1.心電圖 心電圖異常的陽性率高,且為診斷的重要依據,起病後心電圖由正常可突然變為異常,隨感染的消退而消失,主要表現有ST段下移,T波低平或倒置;少數患者可出現類似急性心肌梗死的心電圖改變如ST段弓背向上抬高和病理性Q波;各種心律失常的表現。24小時動態心電圖對瞭解心律失常有重要幫助。 2.X線檢查 由於病變範圍及病變嚴重程度不同,放射線檢查亦有較大差別,大約1/3~1/2心臟擴大,多為輕中度擴大,明顯擴大者多伴有心包積液,心影呈球形或燒瓶狀,心搏動減弱,局限性心肌炎或病變較輕者,心界可完全正常。發生心力衰竭時出現肺淤血徵象、胸腔積液的徵象。 3.超聲心動圖 可以判斷是否有心臟擴大、左室射血分數降低、心包積液等。 4.血液檢查 白血球計數在病毒性心肌炎可正常,偏高或降低,血沉大多正常,亦可稍增快,C反應蛋白大多正常,心肌壞死標誌物如CK、CKMB、TNI等在急性期升高,慢性心肌炎多在正常範圍。 5.心內膜心肌活檢 可提供心肌炎的病理組織學證據,即心肌的炎症細胞浸潤、心肌細胞的變性和壞死。 6.有條件者可做病毒分離或抗體測定。

2016年07月07日 16:45

心肌炎的診斷 心肌炎的診斷一般根據病因的特點、心臟相關的臨床症狀和體征、實驗室檢查發現的心電圖異常、心肌壞死標誌物升高、超聲心動圖的異常,並排除其他心臟疾病時做出。心肌炎的確切診斷需要病理組織學的證據,主要是心內膜心肌活檢的結果,因其對治療的指導意義有限而且有一定的操作風險,目前臨床並不常規進行。在許多情況下心肌炎的診斷有相當難度,例如在病毒感染的病史不明顯,而心肌壞死的標誌物又正常的時候,即使有明確的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等心臟損害,心肌炎的診斷將難以確定。

2016年07月07日 16:45

心肌炎的治療 心肌炎目前還沒有特異的治療方法。主要是強調應臥床休息,以減輕心臟負擔和組織損傷。伴有心律失常,應臥床休息2~4周,然後逐漸增加活動量,嚴重心肌炎伴有心臟擴大者,應休息6個月至一年,直到臨床症狀完全消失,心臟大小恢復正常。分別採用針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的治療。免疫抑制劑並沒有獲得一致公認的臨床療效,故不推薦常規應用。激素的應用尚有爭論,但重症心肌炎伴有房室傳導阻滯,或心源性休克者可以應用激素。必要時亦可用氫化考的松或地塞米松,靜脈給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