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暑的中醫治療
問題 【耳鼻喉科】 【歸檔】 16年06月17日

中暑的中醫治療

問題描述 中暑了怎麼辦?一直聽說中醫治療夏季中暑四大妙方,現在我非常想瞭解更多關於中暑的中醫治療
網友回答
2016年06月17日 12:38

對於中暑,很多人對它是恨之切,但是對於中暑的治療方法,很多人確實不怎麼瞭解,其實治療中暑主要是採取中醫與西醫這兩種方法,那麼對於中醫療法來說,它是怎麼治療中暑的呢?下面就讓小編來為大家講解一下治療中暑的中醫療法。 中暑輕症:頭痛頭暈,汗多,皮膚灼熱,氣粗,舌燥,口幹煩渴,脈浮大而數。 治法:取督脈、手厥陰、陽明經穴為主。針刺用瀉法,以泄熱祛暑。 處方:大椎、內關、曲池、委中。 方義:大椎瀉全身之熱;委中又名血郤;放血以清血分熱;曲池清熱要穴;內關清熱泄三焦火。 重症中暑:先頭痛,煩渴,,呼吸喘息,繼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汗出,脈沉而無力。 治法:取督脈經穴為主。針刺用瀉法,以開竅、泄熱、祛暑。 處方:水溝、百會、十宣、曲澤、委中。 方義:神志昏迷,取水溝、百會以開竅醒神;曲澤為心包經合穴,配委中刺血以清血熱;十宣放血以開竅蘇厥。 其他療法:刮痧療法:適用於中暑輕證,用光滑平整的湯匙蘸食油或清水,刮背脊兩側,頸部,胸肋間隙,肩臂,胸窩及膕窩等處,刮至皮膚出現紫紅色為度。 上面所說的幾種治療中暑的中醫療法的詳細內容,相信大家在看過以後都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了吧。對於中暑這個“老朋友”,我們應該要重視預防。對於那些容易中暑的人更應該注意預防中暑,做好這些預防工作,中暑它就無從下手。

2016年06月17日 12:38

夏季中暑分為先兆中暑、輕度中暑、重度中暑。先兆中暑主要表現為頭痛、眼花、耳鳴、頭暈、口渴、心悸、體溫正常或略升高,短時間休息可恢復;輕度中暑除以上症狀外,體溫在38℃以上,面色潮紅成蒼白、大汗、皮膚濕冷、血壓下降、脈搏增快,經休息後,可恢復正常。重度中暑也稱熱衰竭,表現為皮膚涼、過度出汗、噁心、嘔吐、瞳孔擴大、腹部或肢體痙攣、脈搏快,常伴有昏厥、昏迷、高熱甚至意識喪失。下面是中醫方面治療中暑的方法。一、刮痧除病人中暑症狀外,可將右手中指彎曲,在病人胸部皮膚上劃一下,如有明顯的紫紅色隆起的劃痕,就說明有‘痧’,使用刮痧方法就會有很好的治療效果。用一枚一元的硬幣或光滑的湯匙柄(用酒精消毒)做工具,有專門的刮痧板更好,蘸香油或花生油在清潔的後頸部兩側、脊柱兩側、兩肘、頭骨上下等處刮。刮痧前一定要把手洗乾淨,手持刮痧板以30~45度角由上到下、由左到右順著刮,用力均勻,每次刮5~6遍或皮膚出現紫紅色刮痕為止。多數病人刮後就可以感到頭腦清醒。但如病情較重或刮痧無效,則應及早找醫生診治,以免耽誤病情。二、刺血取穴部位:十宣、曲澤、大椎、委中、金津、玉液。操作方法:常規消毒後,以三棱針點刺放血,或大椎加拔罐。對輕症中暑,刺血後擠出數滴血,片刻諸症即可消失。重症中暑者每天可擠出紫黑血液0.5~1毫升,並給予清涼飲料,針後約10分鐘患者神志即可轉清,繼而熱退汗出,諸症消失。三、穴位按摩輕症中暑,可取足三裡、大椎、曲池、合谷、內關五穴,以單手拇指或雙手指順該穴經絡走向,由輕至重在該穴位上掐壓,緩慢疏推和點按穴位,反復進行3~5分鐘,以局部產生酸、麻、痛、脹感為度。重症中暑,除上述穴位按摩外,另增加人中、十宣、委中、陽陵泉、少沖五穴,以點掐、按壓為主,每穴點掐、按壓3~5分鐘。經上述治療後,若條件許可,給予清涼含鹽飲料,或以銀針針刺以上穴位,有增強療效的作用。四、擦藥取食鹽一握,揉擦兩手腕、雙足心、兩脅、前後心等八處,擦出許多紅點,患者即覺輕鬆而愈,適用於先兆中暑或輕度中暑。

2016年06月17日 12:38

大家不要看中暑是一種小毛病,及時的補水和通風就可以了,其實不是這樣的,中暑也有著嚴重和輕微的區別,而且就算是輕微的中暑,也不是大家想像的那麼簡單,因此下面我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中暑的中醫治療方法。 1、輕症 主證:頭痛頭暈,汗多,皮膚灼熱,氣粗,舌燥,口幹煩渴,脈浮大而數。 治法:取督脈、手厥陰、陽明經穴為主。針刺用瀉法,以泄熱祛暑。 處方:大椎、內關、曲池、委中。 方義:大椎瀉全身之熱;委中又名血郤,放血以清血分熱;曲池清熱要穴;內關清熱泄三焦火。 2、重症 主證:先頭痛,煩渴,呼吸喘息,繼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汗出,脈沉而無力。 治法:取督脈經穴為主。針刺用瀉法,以開竅、泄熱、祛暑。 處方:水溝、百會、十宣、曲澤、委中。 方義:神志昏迷,取水溝、百會以開竅醒神;曲澤為心包經合穴,配委中刺血以清血熱;十宣放血以開竅蘇厥。 三、其他療法 刮痧療法:適用於中暑輕證,用光滑平整的湯匙蘸食油或清水,刮背脊兩側,頸部,胸肋間隙,肩臂,胸窩及膕窩等處,刮至皮膚出現紫紅色為度。 通過上面的介紹我們知道,嚴重的中暑也是會引發非常危險的症狀的,而且有的人群是特別容易發生中暑的人群,因此這樣的人需要格外的注意,可以在中暑發生之前自己就做好一些預防的工作。

2016年06月17日 12:38

新鮮薄荷方 【原料】 新鮮薄荷30克,大米60克,冰糖20克。 【制法】 先將薄荷加水煎湯,待其冷卻,再用大米煮粥,快熟時加入冰糖、薄荷湯,再煮一二沸,即可。每日兩次。 鮮竹葉方 【原料】 鮮竹葉lO克,鮮薄荷葉2克,綠茶5克。 【制法】 將鮮竹葉、鮮薄荷葉、綠茶開水沖泡,代茶飲用。

2016年06月17日 12:38

苦瓜方 【原料】 苦瓜1個,綠茶適量。 【制法】 將苦瓜上端切開,去瓤,裝入綠茶,把苦瓜掛予通風處陰於。取下洗淨,連同茶葉切碎,混勻。每服10克,以沸水沖沏,代茶頻飲。 每天一次。 【主治】 中暑發熱、口渴煩躁、小便不利等症。 青竹葉方 【原料】 青竹葉1把,鮮藿香葉30克,茶葉10克,青蒿15克。 【制法】 先將竹葉、藿香、青蒿三味加水煎湯,取汁沖沏茶葉,代茶飲用。 每日一劑。 【主治】 中暑高熱、汗出、口渴、煩悶、噁心、嘔吐等症。 一旦發生中暑時,應迅速讓患者脫離高溫場所,移至陰涼通風處,敞開上衣,並服用仁丹、藿香正氣水或十滴水,在太陽穴上塗抹清涼油。神志昏迷者用手指掐或針刺人中、合谷、內關穴,用冷水毛巾敷頭部、腋窩及大腿內側以加快散熱。重症昏迷者應立即送醫院救治,以免延誤治療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