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茯苓功效與作用
問題 【癲癇】 【歸檔】 16年03月22日

茯苓功效與作用

問題描述 我的姐姐最近從外地回來,說是給我帶了一些好東西,拿過來一看,我才知道是茯苓,想知道這個茯苓的功效是什麼?怎麼食用好
網友回答
2016年03月22日 17:07

土茯苓是比較有用的。土茯苓多糖有明顯的抗腫瘤作用;有利尿作用,能增加尿中鉀、鈉、氯等電解質的排出;有鎮靜及保護肝臟、抑制潰瘍的發生、降血糖、抗放射等作用。可做成開胃湯。茯苓15克,淮山藥12克,穀麥芽各30克,鮮、幹鴨胗各1個,煮湯飲服。用於脾胃虛弱,飲食減少,便溏腹瀉。茯苓薏米粥。茯苓、薏米各25克,陳皮5克,粳米適量,煮粥食。用於驚悸失眠,口乾舌燥。

2016年03月22日 17:07

1、《本草綱目》:茯苓氣味淡而滲,其性上行,生津液,開腠理,滋水源而下降,利小便,故張潔古謂其屬陽,浮而升,言其性也;東垣謂其為陽中之陰,降而下,言其功也。2、《本草衍義》:茯苓、茯神,行水之功多,益心脾不可闕也。3、《本草正》:能利竅去濕,利竅則開心益智,導濁生津;去濕則逐水燥脾,補中健胃;袪驚癇,厚腸髒,治痰之本,助藥之降。以其味有微甘,故曰補陽。但補少利多。

2016年03月22日 17:07

1、漏精白濁:雪白鹽一兩(並築緊固濟, 一日,出火毒),白茯苓、山藥各一兩。為末,棗肉和蜜丸梧子大。每棗湯下三十丸。蓋甘以濟鹹,脾腎兩得也。(《直指方》)2、癇後虛腫:小兒癇病瘥後,血氣上虛,熱在皮膚,身面俱腫。葳蕤、葵子、龍膽、茯苓、前胡等分,為末。每服一錢,水煎服。(《聖濟總錄》)3、腎虛白濁:肉蓯蓉、鹿茸、山藥、白茯苓等分,為末,米糊丸梧子大,每棗湯下三十丸。(《聖濟總錄》)

2016年03月22日 17:07

茯苓,俗稱雲苓、松苓、茯靈,為寄生在松樹根上的菌類植物,形狀像甘薯,外皮黑褐色,裡面白色或粉紅色。茯苓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顯的抗腫瘤作用;有利尿作用,能增加尿中鉀、鈉、氯等電解質的排出;有鎮靜及保護肝臟、抑制潰瘍的發生、降血糖、抗放射等作用。茯苓還用作茯苓餅、茯苓酥和茯苓酒等。有的國家將茯苓作為海軍常用藥物及滋補品的原料。在溫度較大的地區和場所,茯苓可作為重要的食療品種,經常食用可健脾去濕,助消化,壯體質。

2016年03月22日 17:07

(一)開胃湯。茯苓15克,淮山藥12克,穀麥芽各30克,鮮、幹鴨胗各1個,煮湯飲服。治小兒消化不良,不思飲食。(二)茯苓薏米粥。茯苓、薏米各25克,陳皮5克,粳米適量,煮粥食。治小兒脾虛泄瀉,小便不利。(三)茯苓薏米餅。茯苓、薏米、白麵粉各30克,白糖適量,研成細末和勻壓成餅,蒸熟。適合小兒食用,有和脾胃之效。(四)茯苓陳皮薑汁茶。茯苓25克,陳皮5克,水煎,飲服時加入生薑汁10滴。有健脾和胃之效,可治妊娠嘔吐。(五)茯苓栗子粥:茯苓15g,栗子25g,大棗10個,粳米100g。加水先煮栗子、大棗、粳米;茯苓研末,待米半熟時徐徐加入,攪勻,煮至栗子熟透。可加糖調味食。 本方用茯苓補脾利濕,栗子補脾止瀉,大棗益脾胃。用於脾胃虛弱,飲食減少,便溏腹瀉。(六)茯苓麥冬粥:茯苓、麥冬各15g,粟米100g。粟米加水煮粥;二藥水煎取濃汁,待米半熟時加入,一同煮熟食。源于《聖惠方》。本方以茯苓寧心安神,麥冬養陰清心,粟米除煩熱。用於心陰不足,心胸煩熱,驚悸失眠,口乾舌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