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心理健康抗抑鬱藥物
問題 【精神心理科】 【歸檔】 16年03月18日

抗抑鬱藥物

問題描述 如果長期食用抗抑鬱藥物的話會不會有什麼副作用啊?食用抗抑鬱藥物需要注意些什麼?
網友回答
2016年03月18日 23:51

抗抑鬱藥物(antidepressive drugs)是指一組主要用來治療以情緒抑鬱為突出症狀的精神疾病的精神藥物。與興奮藥不同之處為只能使抑鬱病人的抑鬱症狀消除,而不能使正常人的情緒提高。抗抑鬱藥於20世紀50年代問世,在此前抑鬱性疾病並無合適的藥物治療手段,常仰仗電休克治療。20世紀50年代以後,抗抑鬱藥已成為抑鬱病人的首選治療手段,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休克治療,使需作休克治療的病人數目大大減少。抗抑鬱藥是眾多精神藥物的一個大類,主要用於治療抑鬱症和各種抑鬱狀態。常見的第一代抗抑鬱藥物有兩種,即單胺氧化酶抑制劑(MAOI)和三環類抗抑鬱藥(TCA)。由於新藥發展很快,新藥層出不窮,如萬拉法星、萘法唑酮等,但目前仍以選擇性五羥色胺(5-HT)再攝取抑劑為主,臨床應用這類藥物也最多最廣。而某些抗精神病藥如舒必利、抗焦慮藥阿普唑侖、羅拉、丁螺環酮和中樞興奮藥呱甲酯的抗抑鬱作用尚存在爭議,故從略。

2016年03月18日 23:51

(一)三環類抗抑鬱藥(tricyclic antidepressants, TCA):常用藥物有丙咪嗪(imipramine)、阿米替林(Amitriptyline)、多慮平(doxepine),氯丙咪嗪(Chlorimipramine)等,治療劑量為50~200mg/d。主要適用於內因性抑鬱症及其它疾病中出現的抑鬱症狀。還可用於治療症及驚恐發作。嚴重心、肝、腎疾患和青光眼患者禁用,老年、孕婦、前列腺肥大及癲癇患者慎用。TCA抗抑鬱作用機理尚未TCA阻斷胺泵、減少突觸前膜對生物胺的回收,特別是減少去甲腺素(NE)和5-羥色胺(5-HT)的回收,使突觸後受體部位有效神經遞質的濃度增高,起到抗抑鬱作用。TCA的鎮靜作用出現最早,繼之為飲食和行為方面的進步,一般在2~4周後才出現情緒改善。應用時,採取劑時遞增法,於取得治療效應後,繼續應用治療劑量治療4~6周,然後遞減至半量維持治療6個月。TCA的副作用,以外周性抗膽鹼能副作用為常見,如口幹、便秘、視物模糊、排尿困難和體位性低血壓,老年患者中可導致尿瀦留,腸麻痹等。對血壓的影響和對心臟的毒性較大,可引起心肌損害,應密切觀察心律及心電圖變化。還有誘發躁狂、雙手細震顫及抗膽鹼能性譫妄狀態等副作用。

2016年03月18日 23:51

單胺氧化酶抑制劑(monoamine oxidase inhibitor,MAOI)是最早出現的抗抑鬱藥,主要通過抑鬱制單胺氧化酶(MAO),減少中樞神經系統內單胺類遞質的破壞,增加突觸間隙內的濃度,起到提高情緒的作用。由於MAOI的副作用較多,抗抑鬱效果不及TCA,近20年來已逐漸被TCA取代。常用藥物有苯乙肼(肼類),從15mg每日2次開始,逐漸加量,最高日量為75mg;超苯環丙胺日用劑量為10~30mg。治療期間應注意觀察其抗膽鹼能副作用和對肝臟的損害,有心血管、肝、腎疾病者忌用。服藥期內不宜吃含酷胺較高的食物(如乳酪、雞肝、啤酒等),否則易產生高血壓危象。MAOI和許多藥物或食物產生交互作用應引起醫務人員警惕和提醒患者注意。一般不與TCA合用,如需改用TCA時,應先停用MAOI2周後,再開始服用TCA。

2016年03月18日 23:51

四環類抗抑鬱藥物(tetracyclica)代表藥物是麥普替林(maprotiline)療效與TCA相似,但具有奏效快、副作用少、抗抑鬱作用譜廣等優點。因其對心臟毒性較小,病人對該藥的耐受性較好,更適用於老年或已有心血管疾病的抑鬱症患者。用藥方法同TCA,最高日量為200mg。

2016年03月18日 23:51

抗抑鬱藥物副作用使人困倦、口幹、視物模糊、便秘、心跳加快、排尿困難和體位性低血壓,這類副作用一般不影響治療,在治療過程中可逐漸適應;嚴重的心血管副作用、尿瀦留和腸麻痹少見。過量可致急性中毒甚至死亡。最新研究還證明可增加腦出血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