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動過緩
心動過緩如果心臟的最高「司令部」——竇房結髮出「指令」的頻率少於每分鐘60次,就稱為竇性心動過緩。引起竇性心動過緩的原因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在一些健康查體中,醫生們經常遇到一些心率少於每分鐘60次的人,他們大多數為體育運動員,或者重體力勞動者,雖然心跳次數減少了,但心臟每次搏動排出的血量要比一般人多。這種心律失常屬於生理性的範疇,無需治療。還有一部分人的心動過緩是由甲狀腺功能低下、垂體功能低下、顱內壓增高、病態竇房結綜合征等病症引起,應給予相應的治療,尤其是病態竇房結綜合徵引起的心動過緩更應當引起人們的重視。
心動過緩當炎症、缺血、老年性退行性變等因素影響到竇房結時,竇房結的功能逐漸減弱,自律性降低,每分鐘發放的激動頻率減少,從而出現明顯的竇性心動過緩的症狀。對於確診的病竇綜合征患者,要避免使用減慢心率的藥物。如果沒有伴隨快速的異位心律時,可以應用加快心率的藥物,如阿托品、麻黃素、異丙腎上腺素。如已發生異位快速心律,使用此類藥物要慎重。對於嚴重的竇性心動過緩,特別是有昏厥史者,應及時安裝人工心臟起搏器。竇性心律慢於每分鐘60次稱為竇性心動過緩。可見于健康的成人,尤其是運動員、老年人和睡眠時。其他原因為顱內壓增高、血鉀過高、甲狀腺機能減退、低溫以及用洋地黃
心動過緩β受體阻滯劑、利血平、胍乙啶、甲基多巴等藥物。在器質性心臟病中,竇性心動過緩可見於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肌病和病竇綜合征。臨床表現:1.竇性心動過緩如心率不低於每分鐘50次,一般無症狀。2.如心率低於每分鐘40次時常可引起心絞痛、心功能不全或暈厥等症狀。診斷依據:心電圖顯示竇性P波,P波速率低於每分種60次,PR間期大於0.12秒。治療原則:1.竇性心動過緩如心率不低於每分種50次,無症狀者,無需治療。2.如心率低於每分鐘40次,且出現症狀者可用提高心率藥物(如阿托品、麻黃素或異丙腎上腺素)。3.顯著竇性心動過緩伴竇性停搏且出現暈厥者可考慮安裝人工心臟起搏器。
心動過緩心動過緩是由於心臟病變引起博動異常變慢的病理現象.正常成人的心率在每分鐘60—100次之間,如果超過100次稱為心動過速,低於60次稱為心動過緩。心動過速能夠引起人們的重視,而在臨床工作中,心動過緩卻往往被人們忽視,特別是中青年。心動過緩是心律失常的一個重要類型。有些患者平時的基礎心率偏慢,在每分鐘50—60次左右,甚至低於50次,平時有頭暈、乏力、倦怠、精神差的症狀。有些患者平時心率可表現為正常,心動過緩可突然出現,下降到每分鐘40次以下,可出現頭暈、一過性眼黑、乏力、心悸、胸悶、氣短、有時心前區有衝擊感,嚴重者可發生暈厥。還有些患者以頭暈、乏力、暈厥的症狀就診,檢查時可發現心臟間斷出現長時間的停搏。
心動過緩但是當心率低於50次/分的時候,一般都是有症狀的,過於緩慢的心率容易導致全身重要臟器的供血不足而出現症狀;竇性心律慢於每分鐘60次稱為竇性心動過緩。可見于健康的成人,尤其是運動員、老年人和睡眠時。其他原因為顱內壓增高、血鉀過高、甲狀腺機能減退、低溫以及用洋地黃、β受體阻滯劑、利血平、胍乙啶、甲基多巴等藥物。在器質性心臟病中,竇性心動過緩可見於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肌病和病竇綜合征。總的來說,只要沒有症狀,可以不需要治療,一般當心率低於50次/分的時候,會有頭暈、暈厥等不適,出現這種情況的話,需要至醫院考慮行起搏器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