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症的危害
腹部型肥胖的危害遠高於全身型肥胖肥胖被世界衛生組織認為是一種身體內脂肪過度蓄積以致威脅健康的慢性疾病。值得注意的是,當脂肪過多集中在腹部,即男性腰圍超過90釐米,女性腰圍超過80釐米時,“這種中心型肥胖比均勻型肥胖更危險”。大腹便便對代謝影響很大,是多種慢性疾病的最重要危險因素。
肥胖不僅是單一的疾病,它可通過機體代謝的作用,引起全身多個系統的異常,如循環系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等,嚴重的危害了人類的身體健康和生命,成為多種疾病的“罪魁禍首”。增加了糖尿病、高血壓、脂質異常、缺血性心肌病、腦血管病、膽石症及某些癌腫、骨關節病、多囊卵巢綜合征的發生。 肥胖者與非肥胖者相比,其發病率顯著增高,尤其對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危險最大,也是導致其死亡的主要原因。據報導肥胖者患猝死、腦卒中、冠心病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風險率分別是非肥胖者的2.8、2.0、1.5及1.9倍,患糖尿病的危險性與正常者相比分別是輕度肥胖2倍,中度肥胖5倍、重度肥胖10倍。患高血壓的危險超出標準體重的20%是正常體重者10倍;50歲以下肥胖者婦女腦梗塞發病率是正常體重者的4倍,45歲以上肥胖男性左室肥大者,約50%在8年內死亡。 引起肥胖症的病因學很複雜,總體認為肥胖症與遺傳和環境因素有密切關係。遺傳且不說,單就環境因素是指長期食入高脂、高熱量食物,再加體力活動減少,心理障礙等因素作用下,引起體脂調控網路的神經內分泌調節紊亂所致的疾病。由此便知肥胖與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因此預防和控制肥胖需從改變不良生活方式,重建健康的生活方式開始。 衡量肥胖可根據公式來計算,即體重指數(bmi)等於體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所得的數值[bmi體重/身高2kg/m2],bmi18.5~22.9,正常體重;bmi23.0,超重;bmi≥23.0~24.9,輕度肥胖;bmi25.0~29.9,中度肥胖,bmi≥30.0,重度肥胖。如果bmi在正常範圍內,也應注意飲食的搭配,防止超重,已超者就應積極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