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痔瘡的主要症狀
問題 【痔瘡】 【歸檔】 16年10月01日

痔瘡的主要症狀

問題描述 目前一般情況:近幾天大便乾燥,並伴有疼痛,後有一點血。我就想我是不是得了痔瘡,我天天坐辦公室,運動很少,聽說這樣很容易得痔瘡。我不知道我是不是得了痔瘡,請問一下醫生,痔瘡得主要症狀是什麼?要如何治療?
網友回答
2016年10月01日 23:43

便血,不一定是痔瘡惹事 血液從肛門排出稱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時滴血、噴血或大便帶血。一般來說,肉眼可見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別是結腸與直腸)出血。出血部位離肛門越接近顏色越鮮紅。 人們一般認為,便血都是痔瘡所致,這是不正確的。痔,特別是一、二期內痔多以便血為主要症狀。便血一般發生于排便時,便時及便後滴血或有噴射狀出血,血與糞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為數毫升至數十毫升。反復出血可導致嚴重貧血。痔的診斷比較容易,但必須指出,臨床上常將具有便血症狀的肛管直腸疾病,如直腸腺瘤、直腸癌誤診為內痔。因此確定痔的診斷時,必須排除其他疾病。對便血病人進行指檢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狀結腸檢查鏡進行常規檢查是一種方便、經濟、安全、準確的檢查方法。 肛瘺常有膿性分泌物流出,較少為血性。因疾病反復發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術治療較為可靠。 直腸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其主要臨床表現是: 1.便血。 2.膿血便和粘液血便。 3.大便習慣改變,包括便秘、腹瀉或二者交替、排便不盡等。 4.大便形狀改變。 5.腹痛、腹部不適、腹部腫塊等。 對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狀結腸檢查鏡進行常規檢查可以及早發現直腸及低位乙狀結腸癌,必要時行全大腸鏡檢查。對大腸癌必須提倡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癌前病變: 1.腺瘤:腺瘤屬癌前病變已得到公認,常見症狀有便血、大便習慣改變、瘤體脫出肛門外、腹痛等。應使用一次性乙狀結腸檢查鏡早期診斷,儘早手術切除。 2.慢性潰瘍性結腸炎:主要症狀是便血、排便次數增多、腹痛。 其他: 1.全身病變:如血液系統疾病。 2.肛門損傷等。 總之,出現便血應及時到正規醫院檢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誤病情。

2016年10月01日 23:43

您好,痔瘡分幾種,其症狀均不完全相同,歸納起來,不外以下幾點:首先大便出血,時時發作,感覺有東西脫出肛門外,或肛門外腫痛,分泌物增加,經常污染內褲,即大致認為患了痔瘡。其次,內痔期的主要表現是大便時出血,且血量較多,有時點滴而下,並常有噴射狀便血,無疼痛及其他不適,出血日久、量多可引起輕度貧血,甚則可見頭昏目眩,氣短疲乏無力,精神不佳;而內痔到中期,便時即有痔核脫出肛門外,便後痔核可自行還納肛門中;三期內痔(即內痔晚期),大便後痔核脫出肛門外,不能自行還納肛門內,需借手的外力,或經休息後才能還納肛門,咳嗽、勞動、努力、勞作或疲勞過度,均可脫出肛門外,且分泌物增多,肛門濕潮不舒。若活動過度,摩擦較重,可感染、腫脹、疼痛,此時如果不能及時還納肛門,可出現痔核嵌頓、壞死,醫學上把此類痔瘡,稱為嵌頓痔。但是中晚期內痔一般因痔瘡表面纖維組織增生,多數出血減少,而以脫出、分泌物增加為主。 同時,與痔瘡有類似表現的病症還很多,大便有血時,應立即到醫院就診,以便及早診斷,及早治療,以免延誤或掩蓋了其他嚴重疾病,貽誤了治療時機。

2016年10月01日 23:43

您好!您現在的痔瘡還是輕微的,痔瘡常見症狀主要有:便血,便血是外置最常見的現象。疼痛:疼痛是外痔常見的症狀。(突起和脫出。脫出則是內痔的常見症狀。大便困難:便秘與痔瘡相互加重。

2016年10月01日 23:43

一、混合痔的症狀: 混合痔主要表現為便血及或肛門墜脹疼痛,初始為手紙染血,偶見滴血和射血,晚期則便後痔核脫出,輕者可自行還納,重者則用手送回,局部有異物感,兼見大便秘結,或排便不爽等症。好發於肛門的右前、右後及左側。 二、外痔的症狀: 1、肛緣出現腫塊疼痛,初起疼痛劇烈,行走不便,坐立不安。數天后減輕,腫塊變軟。 2、結締組織外痔常無症狀,偶有肛門瘙癢,下墜或異物感。併發感染可有疼痛。 三、內痔的症狀: Ⅰ期內痔,無痛苦,主要以便血、分泌物多、癢為主; Ⅱ期內痔,有便血,痔隨排便脫垂,但能自行還納; Ⅲ期內痔(又稱為晚期),內痔脫垂於肛門口外,或每次排便脫出肛門口外,不能自行還納,必須用手托回。 Ⅳ期內痔,內痔脫出肛門無法回納到肛門的裡面。這種是內痔中最嚴重的病症。

2016年10月01日 23:43

建議患者平時注意:1、保證攝入充足的水分 攝入充足的水分能達到軟化糞便的目的,有較好的預防便秘的效果。每天要保證1000ml的飲水量。每天早晨飲用冷開水,能刺激胃-結腸反射而達到促進排便的目的,但需注意根據季節適當調節水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