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老年結腸憩室
問題
【肛腸外科】
【歸檔】 14年07月28日
老年結腸憩室
網友回答
結腸憩室是指結腸黏膜經腸壁環行肌層的缺損處疝出而形成的憩室樣病變。可發生在腸道的任何部位,最好發的部位是結腸,其次是十二指腸。常見於30歲以上的女性,男女之比為2:3。典型憩室炎症狀有腹痛、發熱、噁心、嘔吐、腹脹、便秘、腹瀉。由於乙狀結腸是憩室最常見部位,腹痛多在下腹部尤其是左下腹部,也可在下腹中線處或依憩室部位表現在右下腹部疼痛程度輕重不一,依炎症程度而異。
1)伴有憩室炎性疼痛的治療 推論其疼痛主要源自結腸的痙攣或過度的節段收縮而非炎症本身。過去對此類患者常給予少渣飲食,但目前多趨向于給患者吃通便的食物3 周直至症狀緩解,治療無效者可加服解痙藥,也有人主張試行乙狀結腸環肌切開術,據報導90%無效。還有人主張重症者試行乙狀結腸切除術。(2)無合併症的憩室炎 主張保守治療。包括:選用高纖維飲食、消炎止痛(不用嗎啡)4~5天。給麥糠治療者半數可望症狀緩解,1/3可能還有輕微症狀,復發者5%~10%。重症者需住院治療,應讓腸道休息,抗感染,防止和減少併發症。禁食,腹脹嘔吐者應放置鼻導管,小腸梗阻應留胃管,靜脈補液,維持液體量、尿量、電解質、酸堿平衡和能量的攝入,抗生素應針對革蘭需氧大腸埃希菌和厭氧脆弱擬桿菌,如氨基苷類、頭孢替坦等,也可用頭孢三代和B-內醯胺酶抑制劑,抗生素維持7~10天。